針對日前尼莎颱風強降雨事件,北市府14日上午召開精進檢討記者會,由市長柯文哲親自主持。他指出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未來將提高預報頻率和多管道的訊息精準投放,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此外,有鑑於這次屬不可抗力的天災,市府將以災損金慰助泡水車的車主,以減輕民眾災損負擔。
柯文哲表示,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要解決的是問題,不是新聞,日前尼莎颱風帶來的強降雨發生至今約一個月,大多數人可能已沒有印象或者忘記,不過他認為還是要建立一種新的政治文化,問題出現就要檢討,針對每個問題去做解決方案。
從這次事件可看出兩大問題,一個是預報問題,從水利處影片可以看到這次基隆河水位上升速度非常快,最快時30分鐘就上升0.56公尺,等於一分鐘上升約2公分,若非水利處長相當有經驗,趕快決定關閉疏散門,否則會漫淹到市區,變成納莉颱風翻版。針對這個問題,北市府與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及中央氣象局進行檢討,未來會建立淡水河和基隆河的完整預報系統,也會增加水情預報頻率,尤其針對強降雨狀況。
再來就是北市府的停管處及水利處等單位,前後發布8次通知,還是有人未收到資訊,因此停管處的通訊系統應該整合,包括每年汛期前要更新車主資料,並將簡訊通知系統再優化,設計雙向確認機制,確保車主有收到簡訊。
柯文哲強調,防災終究還要是公私協力,行政機關會盡量改善精進,但民眾也要盡量配合,否則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完整。這次事件算是天災,市府將動用災損金慰助泡水車的車主,減輕民眾的災損負擔。
副市長彭振聲在記者會上也說明,10月16日上午北市河川水位上升速度是10幾年來最高的一次,以往一小時約上升30幾公分,但當天上午一小時上升89公分,事實上,不管是當天的水位或降雨量,都遠超過中央提供的預報資料,這也是極端氣候下,人為預測有未盡之處。
彭振聲表示,一般救災有二個P,一個是prediction(預測),一個是protection(保護),現在的預測值因為極端氣候遠遠不及實際狀況,但這次尼莎颱風共伴效應帶來的強降雨,並未對臺北市區造成太大災情,包括市區部分區域的積淹水、陽金公路土石流、以及內湖康樂隧道的邊坡滑落,都在最快時間內處理完畢,可見北市平時防洪設施和過去的SOP還是經得起考驗。
消防局副局長王靜婷也說明,北市防救災系統已全面E化,透過災害影像的全程監控、快速反應,讓指揮官隨時隨地都可充分掌握,因此不管是市長或防災同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透過網路進行遠端監控和指揮決策。
她進一步指出,10月15日尼莎颱風接近前夕,北市應變中心和臺大氣象團隊就已透過這套系統來觀測氣象雷達和各項防災資訊,發現颱風和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會有較大雨量累積,因此15日即通報工務局、消防局成立緊急應變小組,並通知山區可能發生大豪雨的士林、北投區公所,針對土石流、邊坡聚落保全戶進行預防性疏散準備,更請市府各防救災單位加強戒備,因應突發事變處理。10月16日,指揮官及市府應變人員即時透過系統,監控災情處理進度、處理單位及現場狀況,之後根據氣象局雷達回波研判有持續降雨可能,16日15時6分向指揮官建議提升市災害應變中心強化三級開設,以增加防救災能量。晚間20時後雨勢趨緩,且多數災情案件均已處理完畢,始於16日22時建議指揮官恢復常時三級開設。
水利處長陳郭正則還原當天大直橋水位站變化和應變過程。他表示,從10月16日0時到18日0時的水位圖,可看出16日15時大直橋的水位已經達到2.73公尺,由於大直橋警戒水位是3.3公尺,到達警戒水位之意義,代表未來二小時的水會淹到高灘地,有進到疏散門的風險,這是很重要的應變參考值。
不少人會問這次為何不能跟過去颱風一樣,而是依照實際觀測水位來應變處理?對此,陳郭正說明,過去颱風期間會發布北部地區陸上颱風警報,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會依照颱風暴風半徑接觸東北角的時間,決定雙北疏散門關閉完成時間,但這次尼莎颱風從臺灣南邊過去,並未發布北部地區陸上颱風警報,水利處就必須監控大直橋水位來作相關應處。
當時水位資料顯示,16日15時水位2.73公尺,且每十分鐘上漲十公分以上,等於一分鐘上升1公分、一小時上升60公分,依此推估情況十分緊急,因此在15時21分,水利處在市府防災群組裡決定啟動疏散門關閉,到15時40分基隆河水位已達3.43公尺,超過警戒水位,16時達3.55公尺,直到16時20分才放緩上升速度,當晚19時20分達到5.04公尺最高水位,高於過去許多颱風的程度,顯現尼莎颱風的共伴效應產生的降雨,造成河川水位上漲十分激烈且迅速。
陳郭正也播放一段當時內溝疏散門的影片,指出18時30分水位已上漲淹沒整個通路橋梁,若當時未斷然關閉疏散門,大水就會淹入市區內,考量到維護全體市民安全是首要之務,因此必須做關閉疏散門的決定。
陳郭正也指出,水利處和停管處事先即評估過氣象和雨量資訊,因此在15日20時就發布疏散門可能隨時關閉,請在河川區停車的車主提早移車的預警訊息,16日一早7點多,也依據水利署最新預報資料,發布全市疏散門只出不進管制措施,停管處更隨即同步開放全市附條件紅黃線停車,前前後後透過新聞稿、簡訊及廣播等方式,多次提醒市民。
針對未來精進作為,陳郭正表示,由於臺北市位於淡水河和基隆河流域的下游,牽涉到幾個縣市降雨量和水位狀況,因此經跟中央協調後,未來在河川水位達到三級警戒水位或持續降雨導致河川水位無明顯下降的情形下,水利署第十河川局將會每3小時提供預報一次,讓水利處及早掌握,爭取通報市民的預警時間。
停管處李昆振處長說明,目前所有堤外停車場告示牌上都有QR Code,請車主進入堤外停車場時先行掃描,未來的策進作為除了強化市府官方line、臺北市行動防災APP及臺北通APP的Pop out加強提醒發布機制外,也將優化簡訊通知,置入雙向確認機制,要求車主在收到簡訊通知後10分鐘回傳,否則會持續用簡訊和語音通知,確保車主收到相關訊息。
此外,車主通知名單會於每年汛期前更新,並加強查核比對,建立更精準的簡訊投遞名單。未來也會在堤外停車收費單上打上警語和QR Code,只要車主掃描就可以加入這個系統。
李昆振進一步指出,這次即便發布了多次預警訊息,還是有車主沒有收到,以致未能及時移車導致車輛泡水,針對民眾的財產損失,市府決定予以一定金額的慰助,減少車損。凡10月16日停放在堤外停車場的泡水車輛,車主從今(14)日起一個月內,也就是12月15日前,都可以提出申請,只要檢具拖吊場收據或發票、修車廠的收據或發票、不堪修復報廢的證明等三者其中一項,郵寄到北市府停管處,或者到前港公園、海光公園地下停車場送件都可以辦理。
媒體聯訪時,記者詢問,之前針對尼莎颱風強降雨事件市長自承缺乏同理心,今天記者會會向市民正式道歉嗎?此外,對於市府補助的金額會不會覺得太少?以及過了一個月才來開這個記者會,外界解讀是為救黃珊珊的選情?
柯文哲回應,這次事件能在一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還算快的,當年的錢櫃大火事件,單單把問題釐清就花了兩個月。他強調一個系統的改進一定需要時間,現在每次發生重大事件要政治人物出來道歉,坦白說都是處理新聞而不是處理問題,臺灣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只要這關混過去就好了,問題根本沒有解決,所以他一直說要建立一個新的政治文化,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新聞。寫檢討報告本來就是北市府的特色,以前他當外科醫生就有寫檢討報告的習慣。至於什麼要救黃珊珊的選情,就是想太多了。
有關補助部分,他也知道修理一部汽車2萬元當然不夠,但這並非賠償,因為國賠前提是政府有犯錯,這次尼莎颱風強降雨事件是天災,超過一般狀況,發放補助金是定位在慰問性質。
記者詢問市長說是他幫高虹安決定住院,但市長並非執業醫師,會不會有法律問題?柯文哲表示,從醫療常規上來說,要處理一個病人要知道過去病史,再來要知道現在病程,再來要做理學檢查、身體檢查、實驗室檢查等,然後做初步診斷治療,看治療結果再來調整。
關於高虹安事件,他了解高虹安在住院前的那兩三天狀況,那天早上就有跟高說過不要去立法院質詢,因為整晚只睡一個小時,要她回去休息,但高虹安認為該她質詢就一定要去,所以對她前幾天的狀況,他非常清楚。高質詢後,他也見過高,他當時判斷高沒有睡覺又有點脫水,又一直沒有吃。柯文哲強調,他是以醫生的角度去看高,讓高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重新回到正軌,但薛部長是以抹黑攻擊的角度去看待高,兩者的態度和角度是不一樣的。
至於他批薛部長是婦產科醫師的話,他承認是失言,但明白講,這也不是婦產科的問題,薛部長根本沒當醫師很久了。不過,薛部長說有頭暈目眩的問題,如果部長願意給他看,也是可以勉強以朋友身份幫忙看一下,畢竟他過去也看過陳前總統、連勝文等人,但他沒有實際看過薛部長,他不會開診斷,這是當醫師基本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