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search engine
北部新聞台北市從生活需求激發小學生創造力與想像力,臺北市客家文化到校,解鎖客家老祖先生活智慧

從生活需求激發小學生創造力與想像力,臺北市客家文化到校,解鎖客家老祖先生活智慧

 

        AI、ChatGPT問世,大大翻轉孩子們的學習模式! 這個世代,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學習欲望比告訴孩子要學什麼更為重要! 臺北市客家文化到校,112年度連結環境教育與生活應用,從露營話題切入,激發小學生透過解謎遊戲探索客家老祖先生活智慧,經由了解這些生活智慧的源頭,連結現代生活,帶領孩子們創造屬於自己的智慧生活。

       臺北市客委會徐主任委員世勲表示,"與其告訴孩子們什麼是客家文化,不如把客家文化實際用在生活當中",這就是文化到校計畫的學習動機,也是歷年來計畫執行的主要目標。客家老祖先的生活智慧,就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米食文化的巧思,讓大家在那個艱辛的年代,不但可以讓填飽肚子,還可以變化出種種的美味;農忙之餘,巧手的編織,往往就能讓生活更為便利、輕鬆。而那安安靜靜伏流在農田旁的水圳,長久以來支持著臺灣農業發展,更是傳送文化的重要系統。今年度的客家化到校服務,主要就是透過戲劇、解謎的實際體驗,從生活基本需求出發,激發小朋友探索與觀察,以有趣的方式,收集老祖先的生活智慧,並進而懂得如何應用,學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112年度客家文化到校服務,以「來去山中歇一暗」為主題,從時下熱門的露營話題導入學習動機,讓小朋友體驗早期物資缺乏的年代,老祖先如何運用自然環境資源及發揮想像力、創造力,改善生活。單元一的主題情境劇引導孩子們準備進入解謎的情緒,單元二解謎行動,則以套裝解謎材料包安排,透過填寶(填字遊戲)、土地上的數字密碼(觀察圖片解出數字)以及羅盤尋寶(找到老祖先日常生活用的寶物)等不同方式的解謎行動,讓小學生蒐集智慧卡牌,從卡牌內容中理解客家老祖先的生活智慧的應用,並在最後星級評量單元,運用手上卡牌,克服各種問題。小朋友並自己手做迷你帳篷,貫串整體活動。整個解謎材料包更附有桌遊版遊戲功能,提供小朋友在課後之餘,也能和家人一起親子共學。

       幼兒園活動方式,從說故事引導小朋友進入學習動機,有趣的山中露營狀況逐步引導小朋友進入阿婆个屋下,並安排遊戲書,透過書中的貼紙、連連看以及彩繪等,觀察認識早期客家人的家庭設備與生活文物,最後安排弄毛蟲相框DIY以及囥囥囥唱唱跳跳,讓孩子們對客家老祖先生活智慧產物,充滿各種驚喜。

   

       本年度的客家文化到校服務,走進臺北市60所學校,包含國小40所、幼兒園19所以及1所外僑學校,約計有近6000位小朋友參與,目前已進行近40場次,參與的小朋友個個都對生活智慧的大探索充滿好奇與樂趣,臺北市客委會每年都會安排客家文化到校服務計畫,推出不同主題及活動方式,113年度的活動申請,敬請關注臺北市客委會官網或臺北客家FB臉書粉絲專頁最新消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