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大青年公共參與,讓臺北市成為適合青年居住、生活、築夢的城市,臺北市政府青年局特別於3月29日青年節當天,召開第一屆臺北市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正式啟動青年參與臺北市政的引擎,希望青年能為市政規劃注入創意、新想法,為城市生活與未來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本屆臺北市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從去(113)年公開招募青年委員,共收到約350位青年委員的報名,經過資格審、書審、面試等,了解參與青年對城市及未來的期待,最終35位青年委員脫穎而出,除了有5位高中職、10位大專院校學生,代表本屆青諮會希望能擴大公共參與的範圍,也有20位是非設籍臺北市的青年,以容納更多在臺北生活的青年聲音,打造臺北成為一個共榮共融的城市。
蔣萬安市長強調在青年節這天啟動青諮會,就是著眼於青年促成改變的潛力,青年委員將參與「全球變遷與永續發展小組」、「AI與科技治理小組」、「社會平權促進小組」、「產業多樣化與職涯培力小組」、「城市交流與地緣戰略小組」、「青年公共支持小組」等6個工作小組,就生態環保、科技數位、權益保障、產業就業、城市外交、青年生活支持等面向與市府共同討論研議,期望青年委員能突破既有框架,讓整體城市規劃與發展更貼近年輕人的需求與想法,市長也以近日決定拆除的公館圓環為例,勉勵市府同仁們對的事情就要堅持,希望各局處都能為北市就學、就業、生活、居住的青年全力打拚,讓青年能夠安居樂業。
為促進公共參與向下扎根,本屆青諮會特別放寬年齡限制,開放15歲至18歲的高中青年參與,會中邀請出席的三位高中生代表,與蔣市長分享參與青諮會的初衷與願景,復興實驗中學曾君祐委員希望為青年學生運動員權益發聲;成功高中徐宥霖委員關心學權與青年公共參與,期望臺北市能夠多舉辦青年公共參與活動;蔡秉澄委員關注障礙者權益,期許市府的各項建設中,都能納入障礙者需求。
臺北市政府青年局周羿希局長表示,「深化青年公共參與」是青年局的重要施政方向,而青諮會就是公共參與的重中之重。尤其許多在臺北市生活的青年並沒有設籍在臺北市,加上忙於工作,很容易被現有的發聲管道忽略。因此希望各領域青年能夠在青諮會的六個工作小組中依據青年需求與專業看法強化、改善市政。青年局表示,會持續擔任青年公共參與路上的同行者,陪伴青年「認識職場、認識社會、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資料詳洽:綜合規劃科 雷思庭 02-2351-407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