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食農教育永續發展,教育部訂有5年期食農教育推動計畫,鼓勵全國優質食農教育工作者擴散影響力,並協助農業部辦理「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其中,高雄市南隆國民中學、彰化縣北斗國民中學2所學校的努力,榮獲該獎項團體組優等獎殊榮。
國教署說明,高雄市南隆國中以美濃在地農產白玉蘿蔔、紅豆、美濃147米和臺灣鯛為主題,結合農會與社區,設計食物日與實作課程,推廣地產地消與綠色消費理念。課程融入客家文化與雙語教育,拓展學生跨文化素養與全球視野,並結合AI技術建設智慧農場,探索廢棄物再利用與SDGs議題,透過跨科學習與實作,讓學生從農田到餐桌的實作體驗中,提升學生愛鄉與食農教育的實踐力。
彰化縣北斗國中以特教班為推動食農教育起點,透過照顧植物激發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並成立食農教育推廣團隊,結合校園與社區資源,推廣地產地消理念,設計跨科教案與每週課程,深化學生對農業與飲食文化的理解。另創新使用AR與VR技術製作數位教材,拍攝8部食農微電影,設置智慧溫室等農業場域,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國教署表示,為穩定學校午餐供應品質、推動健康飲食及食農教育,持續透過補助地方政府成立學校午餐輔導團,提供學校必要協助,並成立學校午餐中央輔導團,完備學校午餐輔導體系;未來將規劃學校午餐輔導團相關增能研習活動,邀請獲獎單位分享食農教育指標性案例,促進跨縣市、學校間經驗交流,持續精進人員知能,協助學校推廣並深化健康飲食及食農教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