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今(12)日出席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他談到,因應全世界都市化,未來預計住在都市的人口會佔總人口的70%,而城市是一個高度耗能的地區,所以在對抗氣候變遷城市是第一線。在去(110)年4月22日地球日就已經宣示北市要做淨零碳排,也呼應聯合國COP 26氣候峰會,並提出智慧零碳建築、綠運輸低碳交通、全循環零廢棄三大面向,同時6月22日通過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成為臺灣的第一步。
柯文哲強調,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觀念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醞釀幾十年了,後來陸續有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2015年的巴黎協定,所以2020年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才會敦促各國提出淨零目標,盼本世紀中葉達成碳中和,到了2021年IPCC也提出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最重要的就是2021年在英國簽訂的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
柯文哲說,臺灣只是地球村的一小份子,畢竟我們不是可以主導全世界政策的強國,所以當這些強國已訂定政策時,我們要做的就是看出方向在哪以及提早解決。臺灣或許可以不出國觀光旅遊,但是不可能不對外貿易,等到歐盟的碳關稅出現後,如果臺灣沒有準備,可能就來不及了。
他接續說明,北市在2019、2020、2021年連續3年發表了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 ,陸續從聯合國的SDGs的部分項目做盤點練習。城市轉型就像是船要轉彎,不能突然急轉彎,所以從2019年就開始按照SDGs項目作為北市的施政目標,也花了3年的準備讓議會了解和溝通,期盼能讓北市慢慢轉型。
柯文哲表示,如果以2050年當減量基準線,在2020年就已經降了12.9%,但是距離降100%的目標還是很遙遠的路。但是,革命分階段,一樣一樣來,淨零行動白皮書和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就是以2030年當減碳主要目標,先降40%,設定中、長期目標,如果2030年都做不到,後面就更不用說了。
他以北市為例,最重要的就是建築、交通、垃圾這三樣。再來就是逐一檢視細項可以做什麼,以及如果達到2030年目標,應該要如何做。先把藍圖畫出來,確保下一任政府都要執行。
柯文哲接著談到轉型零碳建築與低碳生活,他認為應該要先規劃綠運輸的交通占比,同時讓資源循環再利用,因此,對於2050淨零碳排放,對一個都市而言要做的就是建築、交通、垃圾。在這三個目標下,柯文哲表示有三項原則,首先就是由公家內部往外部私人企業移動,從制定公家建築的標準來嘗試運作一段時間後,在針對私人建築規範綠建築標準,這讓北市的社宅都符合綠建築標章。
全臺第一棟循環建築就是擁有1,400戶的南港社會住宅,柯文哲提到當初堅持這個社宅內的建材在拆掉的時候都必須是能夠reuse、recycle,並且要50年甚至70年才能回收,讓建築成本提高很多,他坦言只有銀行業與保險業有辦法承接循環建築的工程,這些都是他前往荷蘭所學到的,而這座社宅在2024年才能完工入住。
對於環境中必須面對的灰犀牛,絕對都不是突然才發現,柯文哲認為問題都是很久之前就知道並開始準備,讓這座具一定規模的南港社宅,作為臺灣試驗循環建築的實驗場域,提供臺北市公有建築的綠建築訂定標準,並以這項標準讓每年3%的公家建築樓地板面積做翻新,延伸到北市重要的TOD與EOD政策,提供以交通為導向的環狀線工程與以教育為導向的校舍翻新工程參考標準。
對於電動車的推動,柯文哲表示在北市所有的公車採購都必須以電動車為主,以達到2030年,臺北市全部3,500輛的公車皆為電動車的目標,並且持續提供電動機車補助,希望達到1/3以上的新購機車是電動機車。另外,由北一女同學發想的循環杯概念,並以臺大、臺師大與臺科大環繞的公館地區做為實驗場域,讓手搖杯能以循環杯的運作系統替代,這也說明了任何一種制度要進入市場前都要經過實驗。
有關以上的各項措施,北市都已經訂定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日出條款訂於6個月後施行,柯文哲強調,不論未來的市長是誰,臺北淨零行動都必須要做,共同追求進步安全的淨零未來。
新聞發布單位:臺北市政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