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臺灣高溫與潮濕的環境適合各種微生物生長。而涼麵、涼拌菜、生魚片、生菜沙拉、冰品、冷飲等食品是許多民眾盛夏時節常會選擇的菜餚之一,倘若個人衛生及製造場所之環境設施稍有疏忽,或是食品烹調及保存不當,就容易造成變質腐敗,即可能造成食品中毒事件。
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歷年統計資料顯示,每年5-10月為食品中
毒發生之高峰期,近期數起疑似食品中毒案件,多發生於供膳之營業場所。衛生局呼籲民眾,為防範食品中毒的發生,除了選擇信譽良好、有完整標示且有冷藏販售之商品外,食材購買後應儘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且食材購買不過量,避免過多的食材儲存於冰箱,導致冰箱冷卻效果下降,造成微生物孳生。另外,外食應選擇「衛生優良餐廳」用餐,避免生食、冷食及路邊攤飲食,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心。
衛生局局長徐迺維提醒餐飲業者,製備餐點時應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等相關規定,手部應時常保持清潔,並於調理食品前、如廁後或手部污染時應依正確方式洗手;每年應接受健康檢查,並保有紀錄。罹患或感染可能造成食品汙染之疾病期間,不從事與食品接觸之工作,並謹記預防食品中毒五要二不原則「洗鮮分熱存,要落實;山泉與動植,不採食」,才能有效防止食品中毒的發生。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相關問題,可撥打食品藥物管理科專線03-9332779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