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翁章梁6日在縣議會定期會進行施政總報告,詳敘半年來縣府團隊各項施政作為,此次為任期內最後一次口頭施政報告,翁章梁率縣府團隊感謝過去近四年各位議員對縣政的監督與支持,讓團隊全心全意努力打拼,翁章梁強調,縣府正帶領縣民走在轉型道路上,請大家跟上步伐,朝向農工大縣的道路前進,他相信新嘉義一定越來越好。
翁章梁說,一直以來嘉義縣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傳統農業縣,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型態也以傳統產業為大宗,過去我們期待在台灣西部科技廊帶軸線發展的拼圖上,有一塊名字叫嘉義,但始終未能如願,如今終於爭取嘉義科學園區,在台灣面向世界的科技島上占有一席之地。
這四年來縣府致力發展創新農業、推動智農產銷,不斷整合智慧科技資源,提升農漁產業的技術應用,組織產官學研的智農平台給予一對一輔導,並建立示範案場,讓有心想從事智農發展的農友,可以參觀學習。
成立國本學堂聚焦「科技農業」及「農業產銷人」為課程主軸,帶入新的農業思維,從109年7月起開辦至今已歷經兩屆,取得結業證書人數共326人,培育新一代農職人,讓有志從農的學員能夠將所學落實,同時開辦第一屆「嘉義縣國本學堂圓夢補助計畫」,鼓勵大家提出從農創新方案的圓夢計畫,讓縣府幫農友們圓夢。
同時也爭取「茶業改良場總場」南遷到嘉義番路,並在梅山設立高山茶葉試驗場,未來茶改場定位為「台灣茶與飲料作物改良總場」,研究試驗不只茶,還有咖啡和其他飲品,讓生產、試驗、推銷更貼近農友;茶改場也緊臨阿里山公路的觀光大道,更有推廣教育及行銷觀光功能,可以說是茶業未來百年發展的重要布局,也藉此帶動嘉義茶及咖啡等飲料產業發展。
為能接軌國際並進行豬肉調節產銷,爭取嘉義縣肉品市場轉型成現代化屠宰場,也在朴子舊屠宰場更新設立「嘉義縣現代化肉品市場附設屠宰冷凍加工廠」,該現代化屠宰場將成為全國第一家導入HACCP認證制度的肉品市場。
考量養殖漁業近年面臨許多挑戰,包括極端氣候、人口高齡化、缺工、育成率不穩、養殖技術傳承不易等問題,為讓傳統養殖漁業創新升級也提升漁民收益,於108年即宣示推動智慧漁業,結合中央資源補助漁民購置智慧設備,迄今第4年縣內已有53位漁民的漁場導入智慧養殖技術。
「目前全國6成虱目魚產品在嘉義縣加工!」翁章梁報告,布袋水產精品加值園區第一階段工程已於110年11月24日順利完工,土地也順利標售,未來每年可創造13.2億元產值,增加395個就業機會,擴大水產銷售的量能。
「有品牌就有責任!」翁章梁說,要讓世界看到嘉義縣優質農漁牧產品,邀請金獎設計師聶永真操刀,以嘉義優鮮為共同品牌設計具現代感的品牌視覺,以18條線條描繪出「田」及「田埂」意象,線條後面連結及向上,象徵大家團結及光大嘉義農漁畜產業,並以CHIAYUM(Chiayi+yummy)作為英文名,傳達優質精緻、美味可口的味覺感受,就是要建立可識別有責任的產業!
品牌建立以後,縣府團隊積極開拓多元農產品行銷通路,輔導業者上架國內各大實體及電商通路、國道休息站、推動小農市集,積極參與國外市場展會活動,並與跨境電商平台合作,目前共有79家業者、214項產品通過認證,藉由多點曝光行銷管道提高能見度及知名度,讓嘉義優鮮成為受信任精品品牌。
工業發展方面,馬稠後產業園區後期目前正在整地建設當中,而與工業區開發同步建廠的廠商已經在111年度5月份動土;另經濟部與縣府協力攜手推動中埔及水上兩處產業園區開發,於今年4月20日通過環評大會審查,並分別於5月26日及6月9日通過開發計畫審議,將於9月中旬辦理兩處產業園區動土開發。
行政院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與縣府協力推動嘉義科學園區開發,今年4月3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蒞臨為籌備辦公室揭牌,8月12日辦理園區第一次招商說明會,預計於112年4月園區公共工程及廠商同步動工,園區內的實驗中學也將於113年8月開始招生。
翁章梁指出,今年8月13日總統蔡英文親臨為「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揭牌,宣布無人機國家隊將在嘉義成軍,這是嘉義縣產業發展的重大突破!無人機產業目前共有3大基地,包括民雄航太園區的無人機加速量產基地,以發展中大型無人機及其零組件製造維修,整合中科院國機國造任務,協助發展軍用無人機與相關軍民通用關鍵技術研發與生產;亞創中心為測試驗證先導基地,發展中小型商用無人機,強化產學鏈關係,促進航太、無人機等生產體系創新應用技術;義竹飛行場是大型無人機載具測試場,利用河川地設置飛行跑道,提供大型商用、軍用無人機進行飛行與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測試,
四年來已累計大型投資金額達1,077億元以上投資嘉義,縣府也與交通部鐵道局、台糖合作,促進嘉義高鐵地區產業用地及縣治用地招商,盼活絡商業機能、提升生活機能、優化產業投資環境,隨著嘉義產業發展及投資的增加更積極擴大縣治市地重劃開發,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住宅用地及開放生活空間。
疫情期間雖增加許多防疫工作,但對於發展推動從不因此停歇,觀光旅遊在嘉義反而逆勢成長,縣府積極輔導本縣旅宿業風格改造,及打造嘉義優鮮優質伴手禮品牌,逐年輔導觀光軸線業者成立組織,以實現觀光共好願景。
博茶會打響確立高山茶都在嘉義的名聲,瑞里紫藤花季、圓潭生態園區賞螢等浪漫花間吸引大批民眾上山;而打造「嘉遊好步道」系列活動,推出經典步道,結合在地產業文化體驗,透過推廣步道健行旅遊,結合茶與咖啡產業,形成有力的步道經濟圈,提升山區留客與留宿率。
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東石海之夏等大型觀光活動皆吸引上萬名遊客來訪;嘉義微型文創園區順利招商,開發商光禹國際將透過全球獨家全息影像技術,融合主題樂園開發經驗,將嘉義微型文創園區打造成Holo Park羊角藝術村,勢必又會提升本縣旅遊量能,這四年來也成立觀光學院精進旅遊業者品質。
我們努力建構完善各種基礎建設,陸續規劃建造布袋商港聯外道路、改善馬稠後產業園區聯外道路,並進行特色公園改造運動;另外也致力推動全齡友善的環境與服務,布建友善托育空間,減輕父母照顧負擔;改善校園學習環境、強化教師教學及優化學生學習,提升學子競爭力;修繕村里社區活動中心、提升服務據點涵蓋率及照護能量,讓長輩在嘉快樂安老;推動精準運動、在厝顧健康,讓長者生理年齡更年輕,生活更輕鬆;樂齡活動假牙推動迄今也獲得高達95%的滿意度,落實鄉親生活改善,讓民眾對縣政有感。
此外,為扶植在地新創,鼓勵青年深根發展,縣府推動新創基地及輔導計畫,以嘉義縣新創基地為據點,提供創業友善業師資源、專人諮詢;辦理嘉義縣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貸款及「地方型SBIR計畫」,協助地方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並活化產業研發能量,加速提升產業競爭力;並制定「嘉義縣振興經濟獎勵投資大型商業設施補助自治條例」,獎勵大型商業設施投資金額達2億元以上者,連續5年補助地價稅50%及房屋稅40%,透過投資獎勵提高投資意願,帶動經濟發展。
努力實踐農工大縣目標,將農業智慧化、產業升級化,並隨著嘉義科學園區與12個工業園區進駐,大幅增加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才與青年回嘉、來嘉,只要台灣在國際分工位置不變,未來嘉義勢必能在產業發展中扮演關鍵力量,創造更多元就業機會。
翁章梁說明,為配合縣政發展及順利推動,因應縣民福祉之需,112年度歲出預算編列,本撙節原則審慎核編274億1,300萬元,歲入可靠財源為274億1,300萬元,較上年度減少9億4,700萬元,主要因計畫型補助收入較111年度減少17億元,惟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及平衡預算補助皆有增加,整體預算已達收支平衡,無需再編列舉債數額。
歲出預算274億1,300萬元分析,人事費、退休撫卹支出125億2,362萬元,佔約45.68%;社會福利支出57億2,837萬元,佔約20.90%。本縣人事費、退休撫卹支出及社會福利支出須編列經費,已佔本縣112年度總預算66.58%。為發展縣政建設縣府團隊均持續積極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未來本府仍將致力各項開源節流措施,以穩健財政及永續發展。
翁章梁最後強調,農工大縣的轉型工程,不僅僅是地貌、地形的改變,更是觀念的改變,感謝議會長期對縣府團隊的支持與指導,縣府團隊會持續追求進步,嘉義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