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端午佳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於「典藏主題資源網」的「歲時節慶」主題項下,展示館藏中與端午節慶相關藏品,期盼透過數位技術和豐富的文物典藏,呈現端午節的民俗文化資產,讓大家能藉由藝術展示了解端午節的歷史背景、習俗傳承和文化價值。
首先,有關端午節的歷史和傳說,相傳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藉由史博館館藏李奇茂《屈大夫塑像》、張光賓《屈子行吟》、陳正雄《木雕屈原》等館藏品,以展現端午時節紀念屈原的典故,透過數位化的文物影像及資料,穿越時空,感受端午節的深厚歷史背景。
其次,龍舟競渡為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藉由展示龍舟競渡的文物典藏,例如:陳永模《端午》、劉平衡《龍舟競渡》,以感受競渡時的激情與節奏感,傳達龍舟競渡所代表的集體合作和勇氣精神。
此外,端午節除了享用粽子外,驅疫避邪亦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藉由館藏黃永川《天中五瑞》、沈以正《端節進粽圖》,介紹這些避邪傳統的背景和內涵,透過這些傳統習俗的實踐,以辟邪驅災,保佑家庭平安。
史博館透過「典藏主題資源網」介紹大眾認識端午節傳統意涵,讓博物館的文物不再像是教科書般的刻板印象,期待將傳統慶典與館藏品連結,既有文化傳承意義,又能賦予美學欣賞的機會,使生活與教育結合成體驗知識的來源,更加豐富及提升每一位生活在寶島上的人們知性與感性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