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的豐碩成果、小行星防禦系統測試成功,以及阿提米絲1號任務的完成,無不為太空探測帶來驚喜;而今年除了人類重返月球計畫將進入新階段外,新的行星探索計劃、小行星採樣返回,以及臺灣第一顆自主研發的氣象衛星即將升空等,都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
繼阿提米絲1號成功後,月球任務仍舊是今年熱門的太空計劃。預定於2023年由SpaceX星艦發射的「親愛的月球」(dearMoon)計畫,將帶6到8位藝術家進行為期6天的繞月旅行,若計畫成功,將有機會超前阿提米絲2號,成為繼1972年阿波羅17號以來首次的載人繞月飛行。
而新的行星探索計畫也即將展開,今年4月,歐洲太空總署將發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於2031年7月抵達木星,並在飛越三顆衛星途中,測量可能存在的地下海洋、冰層、地形構造以及與生命有關的有機分子等。最後在2034年底進入環繞木衛三的軌道,成為第一艘進入其他行星衛星軌道的探測器。
對於探測被視為太陽系活化石的小行星計畫今年也有新進展,2020年成功採集到貝努小行星(101955 Bennu)樣本的「歐西里斯」(OSIRIS-REx)探測器終於將返回地球,日本JAXA與美國NASA將共享隼鳥2號與歐西里斯號所採集到的樣本,希望能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此外由臺灣自主研發的第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預計3月在法屬圭亞那發射升空,部署於高度550到65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將有助於氣象單位提升對颱風路徑、強降雨等災害天氣的預測能力。
臺北天文館最新出版的第111期《臺北星空》電子期刊,對2023年重要太空任務有專文介紹,歡迎於臺北天文館網站「出版品-臺北星空(期刊)」免費下載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