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形符穿梭—世紀豐碑:2022郭清治雕塑特展」,今(30)日於中山國家畫廊舉行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國立國父紀念館長王蘭生、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知名詩人席慕蓉教授、藝術家王秀杞教授等各界貴賓蒞臨參與。
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代表文化部長李永得向郭清治教授致意,並表示郭清治教授歷經鑄銅、石雕、金屬、複合媒材、形塑空間等不同的實驗與轉折,始終不變的是對於雕塑獨特性與本土性的追求;逾半世紀的雕塑創作之路,從早期的寫實具象,經歷多年的探索與突破,開創出具有獨特東方氣質的個人風格,悠遊於具象抽象之間,不僅在國際綻放光芒,也是臺灣現代雕塑發展的縮影。
國父紀念館長王蘭生表示,本檔是屬於重量級的展覽,除了作品量體都非常巨大之外,郭清治教授更是臺灣雕塑界重量級的前輩藝術家。本展採取先開展後開幕的模式,為了是要將展覽實景收錄在畫冊當中,呼應郭清治強調雕塑不只關注作品本身,還兼顧它所處空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作品的展陳方式呼應主題「形符穿梭」,民眾欣賞作品的同時,也像穿梭在作品之間。藝術家一生致力於研究各式的創作媒材,探討雕塑跟空間的各種可能關係,也造就出屬於郭式的獨特風格。尤其在複合媒材的作品,可以從各種角度和面向去欣賞,呈現出來的作品相當多元與豐富,歡迎社會大眾把握機會前來參觀。
長期研究臺灣雕塑史的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表示,郭清治教授在這60年間,從具像的雕塑創作到複合媒材的創作,有石雕、木雕、青銅、不鏽鋼,幾乎所有可以想得到媒材,都實驗與研究過。他的作品結合理性與感性,用非常理性與科學的技法去處理材料的潛在力量,再去發展出感性的創作符號,傳達時代與社會的訊息,作品深具本土性。郭清治是臺灣戰後第一代雕塑藝術家,影響臺灣雕塑史的發展,甚至雕塑系後輩都受郭清治既自由又非常嚴謹的創作風格影響,可見他在臺灣雕塑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策展人石瑞仁表示,本次展覽策畫將郭清治教授多元豐富的畢生創作,概分為「一甲子的雕塑志業」和「跨世紀的藝術豐碑」兩個子題單元。北展廳所展出的是郭清治面貌豐富的41件中小型雕塑原作。這些郭清治謙稱為「習作」的中小型作品,其實就是一個藝術家心路歷程的軌跡,也是他長期蓄積能量,邁向爾後成熟巨作,發展紀念碑性現代雕塑之前置作業的心血成果。南展廳則呈現1980年代以來,郭清治從個人工作室和藝術展廳,邁步走向社會空間與公共場域的不同實例和多樣成果。他們匯聚出了郭清治雕塑家生涯中長達20餘年的另一創作高峰和藝術光譜,也隱約呼應了臺灣政治解嚴、經濟起飛後的社會榮景,和一股新文化建設的時代氛圍。
郭清治教授表示,在離開臺北30多年之後,能回到中山國家畫廊舉辦跨年度的雕塑特展,心中十分感謝。並談到創作生涯前期都在研究造型與材料。從試做造型與材質實驗中,去探討雕塑美學的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投入複合媒材的創作形式。在作品裡蘊涵的創作思想,透過圖騰與造型的轉譯,展現出臺灣複合文化的特徵,也印證臺灣深厚的文化底蘊。雕塑創作風格,不是日本人留下來的傳統,也不是西洋現代風貌,而是典型的臺灣本土、原創性雕塑。他相信唯有建立獨創性風格的作品,才能與國際接軌,並獲得肯定。
國父紀念館表示,郭清治以「人」為創作基本思維,運用「具象」與「抽象」,「實體」與「穿透」的理念,藉著複合性的媒材,探討雕、塑、鑄、切割、榫接和鑲嵌等共融的創作途徑,傾注大量時間思考、摸索、嘗試與實驗,製造異質性的空間與環境的關係。使其創作的面向,在臺灣美術的洪流中,打破傳統單一性的雕塑理念,建構多元思考空間,豐富了臺灣雕塑藝術的多樣性,同時,成為註記在地人文和歷史的藝術豐碑。近年郭清治創作時間逐年減少,但對藝術的思考未曾停止過,從年輕的基礎造型雕塑到獨創領航的現代雕塑,玩轉媒材的可能性,以藝術創作為畢生志業,持續用作品與世界對話仍是他多年來的堅持。
展覽現場還有一件現地創作,參觀民眾可以藉由虛實影像投影與雕塑作品的結合,近距離的感受到雕塑的震撼力與其跨媒材的功力。現場並展示郭清治於全臺的大型雕塑作品分佈圖,可以藉由數位載具掃描二維條碼,連結至相關的照片與影片,民眾親自造訪實景時,更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形符穿梭—世紀豐碑:2022郭清治雕塑特展」展出48件精采作品,是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的跨年度大展,即日起至112年2月12日,歡迎民眾蒞臨參觀。展覽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www.yatsen.gov.tw,或電洽該館服務台(02)27588008分機545、546。
「形符穿梭—世紀豐碑:2022郭清治雕塑特展」
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2樓)
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2月12日,週一至週日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