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地震發生滿1週年,不禁讓人回想起1年前4月3日上午7時58分地震當下的情景,以及地震後許多救難、搶災及驚心又不捨的畫面。而太魯閣國家公園東部園區的景點和步道,也在1分鐘的劇烈搖晃中受傷嚴重。震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除了立即著手救難、勘災、修復等工作之外,也製作完成0403地震紀錄片「走在回家的路上 太魯閣」,收錄地震發生當下的景象,以及這1年來努力修復太魯閣受傷的土地與人心的故事。這部影片於今年4月3日7時58分於You Tube太魯閣國家公園頻道首播,太魯閣遊客中心也將從4月3日每日定時播映。
「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魯閣」由多位大禮大同部落族人、山月村員工及太管處員工現身說法,鋪陳地震發生當下的經歷、以及地震後這1年來參與救難、勘災、搶災、修復等工作的心路歷程,也包含其間又面臨頻繁的餘震、連續豪雨及颱風等更增添修復之路的困難等。此外,除了硬體設施的修復工作之外,也同時以軟性音樂會及環境教育活動等,包括動員志工採集原生植物種子製成種子球,復育震後受傷的邊坡;舉辦太魯閣峽谷音樂節、部落音樂會、推動山海部落小旅行等,希望能修復山林也療癒人心。影片中還邀請臺大地質科學系榮譽教授陳文山教授,解析太魯閣特殊的地質環境,以及0403地震的成因,提示我們生活在地震頻繁的臺灣,可以如何看待地震。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劉守禮表示,太魯閣山高谷深的美景,主要源於長期的板塊運動抬升及溪水下切作用,雖然0403地震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38年來最大的地震,但如果將時間尺度拉長,地震可說是太魯閣常態,正因為這種持續變動的自然力量,才能形塑今日所見太魯閣美麗的地景,同時也因這樣的地質環境,在修復過程中會更加強防災的韌性。儘管修復之路艱辛而漫長,我們正一步一步往前行。劉處長強調,0403地震週年之際,他特別感謝這一年來所有參與救難、修復的每一個人,也希望能撫慰每一個受傷的人心。
這部影片由麥覺明導演團隊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製作完成,一一深入各地震受災的區域拍攝,也訪談許多地震相關人物。完整版片長約22分鐘,有華語及英語發音2個版本,也同時完成2分鐘的主題單元版,都將於114年4月3日7時58分地震1週年的時刻,於You Tube太魯閣國家公園頻道首播,完整版也將於4月3日起在太魯閣遊客中心每日定時播映。
此外,今年也將再依各個地震相關地主題內容,製作出數個更深入的主題單元版影片,完成後也會一一上傳太魯閣頻道,敬請期待。
影片連結如下:
完整中文版: https://youtu.be/AM7qAfXR82Y
完整英語版: https://youtu.be/L1YGeb06Xig
主題單元中文版: https://youtu.be/sWDH1HdonH4
主題單元英文版: https://youtu.be/iMW643hvg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