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聞台北市建國中學-「腦筋急轉彎」建中生變身小零件,學生曝心聲:「藝起說畫,療癒自我」

建國中學-「腦筋急轉彎」建中生變身小零件,學生曝心聲:「藝起說畫,療癒自我」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6號

業務聯絡:校長室   鄧書華秘書 (02)2303-4381轉102;0928-273-051

新聞聯絡:教務處   沈容伊主任 (02)2303-4381轉201

【發稿日期:113年6月21日】

【主題:「腦筋急轉彎」建中生變身小零件,學生曝心聲:「藝起說畫,療癒自我」】

【臺北報導】電影《腦筋急轉彎》將情緒擬人化,建中美術課讓學生將個人內心「擬物化」並以視覺圖像進行藝術表達。近日集結高二第三類組近300件大型炭筆素描作品,以描繪「代表物」為主軸跨班展出「小零件˙大創意—真人圖書館創作發表會」。校長莊智鈞表示:「人文關懷是學生在 AI 時代的必備素養,希望藉展覽激發學子反思自我。」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227929/51bb5745-60a8-46e6-a645-36fa95c6abc2.jpg

▲聯合7個班近300位學生共同展出,透過代表物彼此對話

  策展人陳宣義老師說:「在『學霸』標籤背後,其實學生渴望講述內心深處的故事。」因此結合丹麥「真人圖書館」的理念,讓同學能盡情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掙扎與期待,也邀請藝術治療與美術教育專家,與學生們交流,並透過對話促進自我認識。

  「創作時,我一直想起小時候爸媽拿香幫我祈禱的眼神。」張人叡同學分享。他的代表物是象徵祝福的御守與代表他未來志業的醫神之杖。他表示:「作畫同時心中冒出好多感謝,期許未來學會分享愛。」 另一位任青立同學的作品則是蘭花指「選擇京劇旦角是因為無論性別,只要身段、唱功好,自然會有人欣賞,盡力做喜歡的事就對了!」 黃啟瑞同學《抓住》則畫出從單字卡中伸出三隻的手,「期許自己長大後回想建中的生活能像翻閱單字卡一樣讓人驚喜,覺得不虛此行。」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227929/976d8aba-0fee-4e12-990e-572e189517df.jpg

▲黃啟瑞同學借由三隻手期許自己能把握人生重要的人事物,讓生命旅程像翻閱單字卡一樣讓人驚喜

  面臨AI時代的來臨,在半分鐘即可生成圖像下,我們還要創作嗎?炭筆摩擦紙張的沙沙聲、經塗抹碳粉而雙手烏黑,內心卻越發清晰。臺灣師大美術系江學瀅教授指出創作是大腦連結最多神經元的歷程,更是表達自我的最佳媒介。學生實際走過這趟歷程,面對最深層的自我、調適與整合。林同學將病痛經驗融入畫作,以「藥」為象徵。畫中藍色藥物是現實中的藥物,灰色藥丸代表長期吃藥的壓力,傾倒的小藥罐則象徵自己。「透過這個作品,我希望能逐漸解脫心理壓抑、接受吃藥。」創作過程中,他意識到心理的負擔源自過往生病的不愉快,而直面病痛帶來的變化。 

  與談人范維昕藝術治療師認為描繪代表物並組織畫面構圖,即為自我揭露與面對問題的開始。她鼓勵同學透過腦中畫面的喚醒或延續再創作,都能帶給自己更多力量。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227929/75d894aa-906d-4845-8c28-dedcb6296648.jpg

每一幅畫均是一段生命故事,更是話出青少年群體的心思意念

  AI 浪潮襲捲而來,從無到有的手繪創作除了培養美感,更讓同學具備情感思考與創造力。在面臨升學壓力和青春期的焦慮下,這場由學生為主角的創作發表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藉由藝術將擔憂、茫然、渴求等內在心境重新調適,理解如何定位自我價值,整體課程在指導學生習藝的過程中,融入修身的自我覺察素養,陶冶學生成為博雅建中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