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育環教大使赴日交流,汲取ESD教學創新與行動經驗

環教大使赴日交流,汲取ESD教學創新與行動經驗

為提升學校環境教育人員專業知能,掌握國際推動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核心內涵,並宣傳臺灣環境教育推動成果,由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推派環境教育人員組成「教育部環教大使國際參訪團」前往日本東京,見學ESD在地方教育機關、學校及民間組織教學實務經驗,創發環境教育新思維,藉以建構符合臺灣校園永續發展學習與行動藍圖。

教育部現正推動「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New-gener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ED)」政策,強調環境教育典範轉移,持續深耕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環境教育。本次參訪由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與日本可持續發展教育促進委員會(ESD-J)協助規劃,深入了解ESD在校園實踐方式和內容。

本次安排至多摩市立連光寺小學、和田中學進行交流學習,多摩市教育委員會代表也全程陪同,多摩市從2009年起致力推動地方ESD,以「培育2050年的大人」為核心理念,產官學研合作將地方資源導入校園課程,如利用學校綜合學習時間,進行周邊社區自然觀察或農事體驗,並結合數位科技運用平板電腦繪出、寫下或說出今日所學內容,也透過營養午餐食材,傳遞健康飲食、零廚餘觀念,從校園環境布置到課程規劃,學生皆可無形融入學習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在高中階段,前往新渡戶文化高中入班觀課,教師以「探索式學習」培養學生,除關注環境面向外,並權衡關注經濟及社會議題,鏈結未來升學與職涯發展,與企業和社區共同合作尋找問題解方。

藉由本次國際交流機會,另安排「日本與臺灣中/小學校ESD暨環境教育研討會」,由臺灣參訪團向日本分享在學校治理、實作行動與師生參與等環境教育成果。日本教師也無私將ESD學校實踐案例、高等教育的社會參與模式和氣候變遷教育推展進程給予回饋,並強調在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時,應「不遺漏任何一人」,與臺灣目前推動2050淨零排放下「公正轉型」內容不謀而合。

教育部表示,透過這次環教大使國際海外見學交流,汲取日本學校在各學習階段行政與教學推動經驗,讓臺灣環境教育人員更加了解國際間ESD脈動及現況,教育部會持續落實「新世代環境教育發展」政策,將ESD內涵帶入環境教育議題學習,期進一步轉化和應用,發展符合臺灣校園在地學習策略與情境,共同朝永續、淨零校園邁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