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垂釣、造獨木舟、小琉球踏訪、澎湖探險、無塑之旅、偏鄉羽球教學……,以上這些全部都是111年臺北市青少年壯遊臺灣所完成的壯遊計畫,上週六(11/12)在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辦理的壯遊成果分享會,24個壯遊團隊透過簡報和攤位布置告訴大家:我們是臺北市青少年,我們在今年暑假完成了一趟關注臺灣永續發展的壯遊之旅!
臺北市青發家教中心(原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表示:推動臺北市青少年壯遊臺灣補助計畫主要目的在於鼓勵臺北市青少年走出舒適圈,以行動深入認識臺灣,同時也是提供青少年一個機會─自己規劃一趟有目的的旅行;而成果發表會則是讓壯遊團隊互相交流,並邀請專業壯遊評審為同學指導講評。在成果發表會上常聽到同學們說:實踐一趟壯遊真的很辛苦!有很多突發狀況要處理,有時候還會跟夥伴發生衝突,還要精打細算控制每分預算,跟想像有很大不同;同時,就是因為在過程中克服所有難關,完成壯遊的成員們臉上盡是笑容和成就感。
本年度壯遊需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成功高中陳亮宇以「子非魚」為隊名一人踏上旅程,他關注的是SDGs11永續城市及SDGs14海洋生態,他跟著漁民搭船出海,觀察漁民的海上作業,在過程裡透過訪問漁民、實際操作與影像紀錄,蒐集漁民對海洋環境的觀察;陳亮宇很珍惜在臺灣西部海上壯遊的經歷,在烈陽下、在顛簸中,海的味道長存記憶,他希望,未來他也可以在海上遇見一隻大魚。另一組壯遊團隊「北斗只有一星高」則是由陳品淇、呂宜蓳、林雨蓁、孫筠筑、徐子涵、黃筱恩6名北一女中應屆畢業生組成,從SDGs3健康與福祉、SDGs11永續城鄉2個關注點切入,六位高中甫畢業的女生,從臺北一路往南,展開六天五夜的壯遊之旅;在旅程中,她們曾在蓊鬱森林看見生氣蓬勃的自然生態,也曾站在海廢遍布的沙灘上,看見被人類活動破壞的環境;兩者的反差,使她們認知到「環保」、「永續」不僅是書上的名詞,更是必須身體力行的動詞;同時也體會到在這六天的壯遊裡,她們落實減塑行動、自備環保餐具、施行減碳計畫、以大眾運輸工具代步的意義所在;除此之外,成員中有較為害羞的人,在這趟旅程後更能敞開心胸,主動認識新朋友,也是此次壯遊給她們的收穫。
看了今年壯遊團隊的故事,你是否也想嘗試壯遊?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明年也將持續支持臺北市青少年的壯遊夢,歡迎持續關注青發家教中心官網(https://ydfe.gov.taipei/),期待明年壯遊的行列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