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傾聽各界民意,暢通溝通管道,客家委員會於今(28)日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112年全國客家會議」,邀請來自產、官、學、研各領域及政府相關部門等代表,還有關心客家事務的各界鄉親,共下參詳客家發展。行政院陳建仁院長也特別親臨會場,表達對於客家事務推展的重視與關心,並期望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益,能夠激發出新世代的客家發展方向,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將客家語言文化發揚光大。
陳院長表示,400年前客家先民渡海來台,面對險惡環境,憑著硬頸精神,開墾家園,同時也孕育臺灣的多元文化。在各界的努力下,民進黨政府於2000年在行政院成立客家委員會,並且成立客家電視台,開放客語認證;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則要求行政院從法規、制度、預算等方面,逐步落實各項客家政策,使得臺灣成為世界上唯一有完整客家政策的國家。
陳院長提到,這幾年來,政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持續推動客家事務,講客廣播電台於2017年正式開播;2018年在賴清德副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就修訂《客家基本法》,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並且設置「伯公照護站」,讓客庄長輩能夠得到更多醫療照顧;2019年成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政府積極推動「浪漫臺三線」,促進客家聚落的文藝復興,以及產業的創生;2021年這項政策拓展為「客庄369幸福計畫」,持續發展在地特色,帶動客庄社區經濟發展;2022年在核定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時,政府也編列了預算,推動客家藝文活動,發展客家影視音產業,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
陳院長也不忘感謝111年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表現優異的56個政府單位,他認為,一項語言能持續存在,要能夠傳播、互動,才能夠產生意義和傳承下去。因此,培養客家族群的後生,也是政府的重要核心工作,以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來說,透過國際交流,可以讓全世界看見臺灣獨特的客家文化。現在,也正是客委會和桃園市政府舉辦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的期間,世客博集合了國內外客家族群的歷史變化和創新,透過展覽,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客家美麗的文化。
楊主委則表示,全國客家會議舉辦的目的是要聽取全國各地縣市與民間的意見,瞭解大家的需求與想法,作爲客委會推動客家政策的參考。過往的族群政策是分別由族群部會個別推動,但族群事務乃屬公共事務,各部會在政策制定與落實的過程中應具備族群敏感度,充分考慮不同族群的民眾需求差異。因此,客委會在107年《客家基本法》修正後,即擘劃「國家客家發展計畫」以「族群主流化」為核心理念,並突破以往單一部會推動客家事務的藩籬,以跨部會協作方式,打造客家發展國家隊。
楊主委強調,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為落實總統政見,修改《客家基本法》,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制定以客語為通行語之辦法,在全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也就是當地鄉鎮市有1/3以上客家人口的地區,規定落實客語為國家語言的政策方向,因此當地的公教人員通過客語認證的比例要符合當地客家人口的比例,非常感謝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鄉鎮縣市首長多年來的配合,尊重民眾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彰顯民主自由就是尊重人民的主體性與尊嚴。
楊主委指出,接下來客委會還要推動《客家語言發展法》和研議「客家文化重點區發展法」草案,透過法制建設,推動客家語言文化發展。此外,過去客語推動以學校為主要場合,接下來除了在公共領域推通行語,還要推動客語社區營造;而在推動藝術文化方面,則會把資源能量投入到主流文化市場,與其他族群共同建構主流文化,例如茶金與斯卡羅,希望讓客家文化成為多元文社會大家共享的珍貴文化。此外,持續推動社區藝文,街區改造,將客庄圖書館成為文化發電機,期盼未來與地方縣市鄉鎮共同推動,透過水平整合,打造客家國家隊,讓客家成為臺灣的驕傲,豐富台灣的多元文化。
為鼓勵地方政府落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本次大會併同辦理「推動客語為通行語 111 年度績優單位及有功人員」頒獎典禮,合計56個縣、市機關、中央所屬機關及鄉(鎮、市、區)公所獲獎,獎勵金頒發總額超過新臺幣4,000萬元。在直轄市及縣(市)政府部分,苗栗縣政府連續4年獲得「優等」,表現亮眼。本次也首度頒發進步獎及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有功人員獎,進步獎獲獎的有花蓮縣政府及花蓮縣壽豐鄉公所等7單位,評核成績較往年大幅進步,值得肯定;另有13位主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業務之基層人員也獲得有功人員個人獎。
客委會楊主委特別感謝第一線公務人員為客家所做的努力,並於大會閉幕式,總結今天討論的客家政策方向,期許未來繼續朝強化通行客語能量、建立客語友善環境;厚植客家文化力量、建構臺灣多元文化;推動客庄社區經濟、維護地方景觀風貌;以及尊重多元族群社會、深耕全球客家網絡為目標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