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科博館反毒特展跨界民俗 「驅鬼秘笈」趕走毒品化身「藥」魔鬼怪

科博館反毒特展跨界民俗 「驅鬼秘笈」趕走毒品化身「藥」魔鬼怪

【新聞稿】

《藥魔鬼怪速速退散—民俗反毒特展》主視覺
《藥魔鬼怪速速退散—民俗反毒特展》主視覺

吸毒會造成腦部功能變異,導致情緒、行為異常,有如妖魔鬼怪附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藥魔鬼怪速速退散—民俗反毒特展》,融合民間習俗文化將毒品「擬怪化」,設計吸毒照妖鏡、戒毒符咒、除毒鍾馗等趣味「驅毒秘笈」,生動傳達毒品對人體的可怕影響,更融入科博館人類文化廳常設展的「十殿閻羅王」懲罰製毒、販毒者的警示意涵,帶民眾從多層面培養反毒意識。 

《藥魔鬼怪速速退散—民俗反毒特展》由法務部、教育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共同指導,科博館規劃設計,將常被濫用的毒品、吸入性物質比擬成「藥魔鬼怪」,列舉不同毒品的特徵、毒害招式,期待吸引多元族群認識毒品危害。

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說,檢察與司法機關積極緝毒仍屬事後的作法,反毒的事前宣導、追本溯源、透過非教條式告訴青少年毒品危害的嚴重性,需要跨部會合作。這次科博館「藥魔鬼怪速速退散」透過與宗教結合宣導反毒,是我們針對新世代的一種反毒策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焦傳金館長表示,毒品會改變大腦結構,一接觸毒品會迅速產生比平常多10倍以上的多巴胺分泌,所以很容易成癮,即使戒毒,毒品已造成大腦病變,且是永久性不可逆的傷害。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長期人腦發育追蹤研究發現,人腦與情緒、判斷力相關的「前額葉皮質區域」25歲左右才會發育完全,青少年宣導反毒格外重要。

策展人、科博館展示組副研究員楊中信博士分享,這次從民俗文化切入反毒議題,結合八卦、符咒、照妖鏡等民俗辟邪元素。特展主題「藥魔鬼怪」有「藥魔、藥怪、藥鬼、藥壽鬼」4種類型,誘騙人吸毒的「藥魔(妖魔)」、害人不淺的毒品「藥怪(妖怪)」、吞噬人健康財富人際的「藥鬼(枵鬼)」,以及利用各樣名目慫恿人碰毒的「藥壽鬼(夭壽鬼)」。

楊中信博士透過「擬怪化」的方式深入淺出讓觀眾認識毒品危害。「藥魔」專門引誘人吸毒、常出現在網咖、KTV、酒吧、音樂祭等場所,以謊言引誘人使用毒品。「藥怪」是各種毒品,平時藏在藥魔身上,像一群跟班有不同的毒害招式,只要被其中一種藥怪纏上就後患無窮。「藥鬼」控制著碰毒者的生活,讓人為了滿足毒癮而散盡家財、耗損身心靈、皮膚潰爛。「藥壽鬼」則是藥魔的打手,總是跟著藥魔向人設下圈套,用各種理由慫恿對方吸毒。

特展也呈現「藥魔鬼怪在臺作怪簡史」,簡述臺灣毒品的緣起及演變,最早從清朝時期的鴉片怪,1960年代強力膠怪、1970年代速賜康怪,及目前在臺灣四處作亂的海洛因怪、安非他命怪、搖頭丸怪、大麻怪、K他命怪、毒咖啡包怪、安眠鎮靜劑怪、笑氣怪等。

要讓藥魔鬼怪速速退散!現場有防毒拼圖、毒魔術方塊、戒毒拉瓶遊戲等互動裝置,幫助觀眾了解吸毒成癮原因、臺灣毒品分級,以及如何幫忙吸毒者脫離毒海;還有「毒禍直斷相命攤」、「神鳥卜毒禍」、「打碰毒之心」等驅毒避凶展項,透過接地氣的展示手法,讓大小朋友寓教於樂學習防毒知識。

策展團隊也將毒品防制方法整理成對付「藥魔鬼怪」的「驅鬼秘笈」,例如:「紓壓鬼」外型特徵為雙腿盤坐浮在空中,常以紓解壓力為慣用手法,蠱惑人碰毒解決壓力,面對「紓壓鬼」應培養正向態度及適當紓壓管道,別讓它趁虛而入。

《藥魔鬼怪—速速退散民俗反毒特展》2022年9月23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於人類文化廳2樓迴廊展區登場,以詼諧的勸世手法呈現特展。觀眾想深入了解特展中所介紹的宗教民俗文化與器物,可至特展對面「漢人的心靈生活」展區參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