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觀光旅遊雪霸國家公園轄內人文史蹟初步調查 成果豐碩

雪霸國家公園轄內人文史蹟初步調查 成果豐碩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下稱雪管處)表示,園區屬於高山生態環境,每年除進行園區內動物相、植物相、保育類動物(臺灣櫻花鉤吻鮭、山椒魚)及其生活棲地研究與調查外,亦推動轄內人文史蹟相關研究計畫,透過訪談鄰近的泰雅族、賽夏族部落及現勘高山史蹟等方式,期協助保存園區內珍貴的人文史料,讓大眾更瞭解園區內獨特的文史之美。

透過訪談泰雅族耆老、青年獵人為山林互動智慧留下紀錄

雪管處委託東海大學於2020至2021年訪談天狗及梅園兩部落的耆老青年獵人,從生態角度來探討狩獵文化,深度認識泰雅部落的狩獵智慧與文化樣貌,也發現泰雅族狩獵的規矩,不只是代代流傳下來的教誨,其實還具有永續及共生的概念。例如,泰雅族會將狩獵範圍進行獵區劃分,輪流至不同的獵區打獵,讓不同地區都有恢復生機的時間,而天狗與梅園兩部落也會聯合舉辦泰雅族的重要祭典-祖靈祭,遵循古禮組成狩獵隊,共同獵取山肉獻給祖靈,並和部落成員共享。雪管處透過人文研究推動工作,為泰雅族與山林互動的智慧與文化傳承留下紀錄。此外,狩獵文化的勘查與訪談也將推展至園區內的志佳陽地區,期透過未來幾年的調查與訪談,能對周邊部落的傳統文化智慧有更深入的瞭解。

現代研究揭開雪山山脈史前石屋神秘面紗

    雪管處表示,在雪山西稜線海拔2,800至3,600公尺間有多處史前石屋遺構,鄰近的泰雅族及賽夏族曾流傳於其傳統領域內居住著其他異族群。從族群移動觀點來探討,石屋群的建造者可能是早於臺中環山地區另一群的泰雅族人,但由於考古證據的缺乏,石屋群的所屬族群、選址與建造原因至今仍未全面釐清。

     雪管處也委託學術單位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目前已知的石屋遺址皆建於雪山西稜線附近的平緩崩塌地及相關地形上,且鄰近溪流最上游,推測與取水考量有關。經由調查發現,志樂溪可能為雪山西稜線石屋聚落遺址群的核心區域,在大型遺址群中,奇峻山遺址年代(691 A.D.)早於志樂溪與火石山(1292-1400 A.D.),這兩個年代與臺灣南部大崗山石筍紀錄的古氣候資料類比,皆屬於古氣候史上較為溫暖潮濕的時期,尤其是志樂溪與火石山的年代,更是對應至全球古氣候事件上的中世紀暖轉換至小冰河期的過渡期間,因此,這些史前聚落可能是伴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而遷離。

     雪管處今年度已規劃將雪山西稜史前石屋及埤亞南道、大甲溪道兩條雪山山脈古道調查成果彙整出版「山徑.聚落與人群」一書,將以深入淺出的書寫方式,將研究團隊踏查所見所聞呈現民眾眼前,拉近民眾與雪霸國家公園內人文景觀及史前遺跡的距離。

圖1、東海大學研究團隊舉辦部落座談會

圖2、雪山西稜線石屋遺跡景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