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幼兒園課程融入在地文化,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每學年度提供幼兒園申請「在地文化融入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計畫,且依照申請班級數量進行經費補助,自104學年度辦理至今,總計申請園次125園,實施成效廣獲各界肯定,透過該計畫,啟發幼兒關懷家鄉環境及對文化的認同。
以新北市立三芝幼兒園為例,該園連續2年申請在地文化融入教保活動課程計畫,結合媽祖誕辰遶境活動,透過師生共構延伸成有關在地宮廟文化之旅,不僅帶給幼兒各種體驗,還激發了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情。園長朱詩穎表示:「偏鄉幼兒的學習需要與在地文化連結,從小對家鄉產生認同及關懷,長大後才會願意根留家鄉。」老師引導幼兒實地觀察、互動,體驗各種傳統文化,引發幼兒一連串的學習興趣,像是觀察宮廟中的石獅子與建築、聆聽神明故事、收到沿街發送的平安符及演出廟口的野台戲等,透過扮演角色遊街遶境,共同參與傳統宮廟活動,幼兒不僅學到歷史知識,體驗在地文化魅力,更將這份文化記憶向下傳承,發展幼兒對於傳統文化的敬意及熱愛。
新竹縣私立愛默生幼兒園自107學年度起持續參與在地文化融入教保活動課程計畫,課程從自然生態及文化藝術出發,並結合新竹縣十三鄉鎮市的特色,讓幼兒透過動手實作,培養對土地的情感。例如讓幼兒在幼兒園內找尋植物,體驗客家藍染藝術;「客家獅與節慶課程」邀請專家講解客家舞獅,並帶領幼兒製作客家獅頭;「客家童玩文化課程」則是製作稻草編草刀和椰葉蚱蜢等玩具,讓孩子們體驗古早的農閒娛樂。透過食衣住行育樂,使幼兒認識所處的文化環境、與社區建立連結,增強家長與孩子對新竹縣地方文化的關懷與認同,孩子將對這份土地的喜愛帶回家裡,促使親子探索更多新竹縣人文風情,賦予舊有文化全新的意義。
國教署表示,幼兒園中的課程活動應該與家庭及社區密切配合,在地文化的教學更需要透過不同環境,以互動參與體驗式的教學,提供幼兒了解在地文化的機會,才能培養幼兒對於在地文化的認識,將持續鼓勵各幼兒園營造包容及尊重文化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