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北部新聞桃園市「桃園青農輔導計畫」以師徒制傳承經驗,共培育348位青年投入從農行列

「桃園青農輔導計畫」以師徒制傳承經驗,共培育348位青年投入從農行列

「桃園青農輔導計畫」以師徒制傳承經驗,共培育348位青年投入從農行列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日下午於桃園市綜合會議廳,出席「111年度第十屆桃園市青年農民輔導計畫結訓典禮」。鄭市長表示,市府自104年起推動「青年農民輔導計畫」,過去1至10屆已培育348位青農,今年第10屆則有44位學員結訓,市府並輔導青農們成立聯誼會及分會,會員人數達800人以上,已經成為桃園農業新勢力。鄭市長說,「青農輔導計畫」建立師徒制,由農業前輩擔任陪伴師,將經驗與智慧傳承給年輕一代,並鼓勵青農引進創新作法,幫助更多年輕人找回對土地的熱情、看見農業的魅力,投入從農的行列。

鄭市長說明,「青年農民輔導計畫」分為「農業基礎系列課程」、「農場實習」、「輔導農業經營及創業」3個階段進行培訓,兼具理論與農場實作;第一、二階段為期4個月培訓期間,每月給予每位學員3萬元生活津貼,降低青農培訓期間生活壓力;第三階段為輔導學員創業及撰寫營運計畫書,指導財務規劃、市場環境分析、產品及行銷規劃等,給予每人最高20萬元資材及設備補助費用,支持青農學成返鄉在地從農。

鄭市長談及,本屆參與輔導計畫的青農學員,投入的農業領域更加多元,不只是傳統的稻米栽培,也擴及花卉、蔬果、畜牧、茶葉、雜糧等加工品及休閒農產品;另外,非農業背景的學員也較往年增加,包括理工、機械及企管系所畢業的青年也加入學習,為桃園農業帶來更多嶄新活力。

鄭市長指出,農業對於國家社會十分重要,攸關糧食安全,也代表所有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因此農業的發展性不會輸給任何一個行業;與中南部農村相較,桃園城鄉距離短,既是產地也是消費地,是推動創新農業、落實新鄉村運動最好的基地。

鄭市長談到,桃園農業規模不是最大的,但絕對是小而強的農業,桃園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包括發展品牌農業,以農產品牌強化消費者認同;其次,鼓勵生態農業,農業必須與環境相容、維護自然生態;另外,推動溯源農業,建立產地履歷、農產品的身分證,讓消費者可追溯生產源頭;並且增加有機農業及安全農業,強化有機及安全無毒的認證檢驗機制,提高大眾對農業品的信賴度。

鄭市長並說,桃園也重視發展休閒農業,所謂三級農業,第一級為農業生產、第二級是農產加工品、第三級則是農事體驗或直接銷售,而六級產業化則是指三者相互連結形成1X2X3的產業發展模式。日本也積極發展六級農業,因此農業觀光化是必然要走的方向;同時也必須發展高值農業,透過增加農業收益,讓專業農民投身農業不只是追求夢想,也有穩定收益。

鄭市長強調,桃園支持智慧農場、提升栽培技術等農業創新,同時也透過農產品展售、賣場銷售、電視購物、網路電商等各種行銷管道,幫助產地銜接消費市場,讓農民會種、也會賣,提高產品能見度。

今日包括市議員陳美梅、市府農業局長郭承泉、桃園區長洪清淵、桃園市農會總幹事周宗維、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課長林蓮青、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郭坤峯、「111年桃園市青年農民輔導計畫」陪伴師及結訓學員均一同出席典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