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今(9)日於2022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頒發「111年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獎項,勤益科技大學作品「低熱快產電」,將低溫廢熱轉換為電力,提高不穩定熱源之發電量,期透過減少碳排,為減緩氣候變遷貢獻心力,獲得金獎肯定。
教育部自105年辦理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今年已邁入第7屆,本屆獲獎的10支隊伍是自94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克服疫情影響完成決賽,除了在本次氣候行動博覽會3天的會期中展示獲獎作品,金、銀、銅獎隊伍並獲邀在今日的2022國泰氣候變遷青年論壇進行分享。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謝易騏、陳彥勲、廖朕浩發揮機械工程學系專長,金獎作品「低熱快產電」以雙膨脹機並聯與變動熱源控制方法為核心技術,建立低成本微型有機朗肯循環系統(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最大發電量可達2千瓦,並減少碳排放量。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跨校組成「綠行團」,獲頒銀獎並贏得最佳人氣獎。該作品因應近年永續旅遊需求逐漸成長的趨勢,規劃提供誘因給臺灣旅宿業者推動永續轉型,以網路平臺揭露飯店永續資訊,用以開拓企業客源,減少觀光旅遊留下的碳足跡。
國立臺灣大學「生歷其境」團隊以遊戲App「野探」同獲銀獎肯定,媲美真實生物版的「抓寶遊戲」,遊戲連結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資料庫,為玩家提供動態且及時的真實物種資訊,經由遊戲蒐集物種過程,讓玩家認識周遭生物及學習生物多樣性知識,進而提升對氣候變遷急迫性的認知。
為鼓勵學生透過參與競賽,結合創意及專長落實氣候行動,本次除在博覽會展示獲獎隊伍作品外,也呈現歷年推動氣候變遷教育的成果,包含大專校院及中小學教材或教學資源。另外,教育部也在8至9日同步舉辦高中職氣候變遷實作行動營,邀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Media Lab團隊及科學家林家樑博士講解MIT面對氣候變遷的思維與作為,實際帶領高中生團隊操作AIoT設備,鏈結課本上的知識與及生活,期能將氣候變遷教育落實在各學習階段中,並由各團隊透過參與及討論提出氣候行動規劃,選出優秀隊伍頒發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