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策劃的「世界在掌上:美國西北木偶中心典藏展」,今日(9/13)上午正式開展! 此展與美國西雅圖西北木偶中心(Northwest Puppet Center)合作,展出百餘件珍貴收藏,藏品來自世界五大洲,各自閃耀獨特亮點,引領民眾體驗世界戲偶之旅,探討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舉辦國際偶戲節今年邁入第20屆,將於10/1隆重登場,那在這次之前,今天我們透過跨國際、跨文化,邀請來自美國西雅圖西北木偶中心前來策展,展出的木偶不只是美國木偶,非洲、歐洲、亞洲等不同國家的木偶也同來跟大家見面,透過展出給大家了解不同國度的偶戲文化,這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張麗善指出,這幾年來我們為建立世界第一座以布袋戲為主的場館-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在布袋戲文化上的發展非常努力,要為這布袋戲傳習中心做好先前準備,也預計明年布袋戲中心整個硬體設施完成後,逐步在軟體方面、文化及傳承上建構,向下紮根,我們甚至透過跨縣市、跨館舍、跨文化、跨國際,讓我們布袋戲文化不斷傳承與豐富;這段時間我們跟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合作,培育布袋戲人才,使臺灣的布袋戲文化與國際偶戲藝術接軌,今天我們也特別邀請美國西北木偶中心(North West Puppet Center)館長Dmitri Carter及西雅圖美術館策展人Francisco Carter來臺策展,為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Taiwan Potehi Institute, TPI)的創立,帶來一場扣人心弦的文化交流, 透過這場美國西北木偶中心策展及演出,讓全國各地熱愛布袋戲的鄉親可以開拓視野,除了本土布袋戲外,也看看國際間不同戲偶設計與文化,促進交流,提供臺灣布袋戲創作者更多跨文化、跨國界觀摩與學習的機會。
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指出,臺灣布袋戲一直都是世界偶戲藝術的一份子,以前台灣民眾的日常消遣大多聚集在廟前,除了透過戲偶演出傳達民間傳說、信仰寄託,更時常透過偶戲表達對於社會現象的嘲諷與評論,偶戲藝術來自民間且貼近生活。因經濟活動造就的絲綢之路,橫跨數個世紀、翻越數個洲大陸,除了活絡地域性的商業貿易,同時帶動了各國間的文化及觀光交流。期許這次的跨海策展經驗,如同絲路,除了能增進臺灣與美國的友善情誼,更是兩國間獨有文化以及獨具觀光特色的交流機會。
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藝術總監許嘉芬指出,美國西北木偶中心是由Stephen Carter和Chris於1988年在西雅圖成立。目的是為了保存世界偶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以演出、展覽、教育推廣和研究圖書館為特色,並收藏數千件世界各地的珍貴戲偶、偶戲書籍等相關物件,至今已傳承三代。與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的成立宗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中心從策劃、實驗及實踐的過程中探尋偶戲的各種可能性,從中審視自身文化,激發想像空間。臺灣布袋戲的文化與技藝是門專業藝術,本次展覽出版的專書是文化保存與傳承的路徑之一,未來透過大師班課程,系統性教學傳授臺灣的傳統布袋戲技藝,更是本中心的首要任務。
西北木偶中心館長Dmitri Carter是卡特家族第二代,從小跟著偶戲長大,從1999年起就擔任西北木偶中心的總監,也曾到義大利、巴西、西班牙及以色列參與藝術計畫。不論是研究、策展、教學等偶戲技巧都有豐富的經驗;策展人Francisco Carter則是卡特家族第三代,今年僅22歲的他,除了有從事藝術領域的工作經驗,更投入許多偶戲相關之文化歷史研究與出版計畫。他們皆表示,非常榮幸能夠無懼疫情、橫跨太平洋到臺灣的布袋戲原鄉-雲林,與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共同策劃展覽。
本次展覽以「世界偶戲」為主軸,並從演出形式、美學意涵、劇本、文化意義、發展脈絡等層面切入,展現偶戲的豐富面向,透過臺灣偶戲和世界偶戲的對望,除開拓國際視野外,期許能藉由展示美國西雅圖西北木偶中心的創辦歷程,讓民眾得以了解世界各地的相關機構如何推廣、實踐偶戲教育和研究。讓本展覽成為觀眾認識世界布袋戲的櫥窗,並進而反思臺灣偶戲的發展。
本次的展覽也將出版專書,同時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千萬別錯過!此次展覽位於雲林布袋戲館,展期為今年9月11日到明年3月12日,歡迎大家一同遊歷偶戲之旅。
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到【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粉絲專業】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