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現行學習扶助教學方案,強化偏鄉與弱勢家庭學生國文、英文、數學基礎學科能力,教育部國教署自107年起與永齡教育基金會、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及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推動「學習扶助」計畫,結合大專學生、現職教師與社區師資,運用多元教學模組與線上學習資源,並追蹤學生長期學力發展,弭平城鄉與弱勢學習成就差距。113年偏鄉與弱勢家庭受輔學生達2,561人次。
國教署說明,民間基金會教學團隊以有系統、有架構的課輔機制,輔以專業研發的教材及教學策略,奠定受輔學童的學習基礎,重建對課業學習的信心與能力,並搭配均一平臺、因材網及學習吧等平臺資源輔助學生提升學習成就。
永齡希望小學中山分校班上有布農族學生,會將英文字母發音與族語混淆,老師用心拆解英文的聲音系統,帶領學生進行拼字與字音的練習,並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重新建立學童對英文的聲音連結,增加其學習動力與興趣。苗栗縣造橋國小則與均一教育團隊合作「課中學習扶助計畫」,針對學生學習弱點,進行課中個別輔導,運用均一平台數位教材融入教學,有效地幫助教師在同一時間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影片、解題以及個別指導。
南投縣中寮國小參與博幼基金會「經濟弱勢家庭學童學習扶助計畫」課後輔導,協助偏鄉資源不足的孩子扎根基本學力,博幼教育團隊的差異化教學法以客製化的進度,透過教師的陪伴與支持系統,幫助孩子奠定學習基礎,讓勤奮努力的學生,從日常作業和考試中獲得小小成就感,提升自我肯定。學生獲得教師更多指導之餘,也透過數位教學工具的獎勵及趣味機制,更專注於課堂中,進而提升學習成效,提升學習自信。
國教署表示,將持續推動學習扶助計畫,並結合數位學習資源,依學生個別學力狀況,提供適切的學習扶助,激發學生學習潛能,讓學生從學習中看見自己的進步,提升學習的成就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