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教保服務機構落實融合教育,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編製「幼兒園通用設計暨差異化與個別化教學示例」,並納入正向社會環境、通用設計學習(UDL)及課程調整與嵌入式學習機會(ELOs)等理念,提供教保服務人員課程活動設計之參考,相關教材可於全國教保資訊網(https://www.ece.moe.edu.tw)-學前特教專區-教保服務人員提升專業知能資源區項下查詢。
「幼兒園通用設計暨差異化與個別化教學示例」是以幼兒園實際操作之課程調整為範例,於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欣賞的眼光發掘幼兒的優點,以肯定的語句取代否定語句,讓幼兒感受關懷、習得尊重,營造溫暖信任的正向環境。中和國小附幼以英語融入教保活動課程,教師運用照片、圖片及實際物品等多元表徵,連結幼兒的生活經驗,引發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藉由扮演不同食材角色,學習咖哩飯製作流程,並能以口語、肢體或圖卡等多元表達方式回應教師的提問。崇德國小附幼從社區踏查活動出發,帶領幼兒觀察汐止火車站,進而延伸觀察經驗至學習區持續探索、搜尋火車相關資料,並運用多元素材建構高架火車及軌道,增進幼兒主動參與及自主探索之學習機會。樟樹國小附幼則透過示範及引導學習區黏土活動,增強幼兒手部肌力及協調度,肯定並鼓勵幼兒表達創作的想法,讓不同能力的幼兒獲得適性學習的機會。
國教署表示,為營造適性及多元化之學前融合教育環境,後續規劃編製「幼兒園通用設計學習資源手冊」及「幼兒園差異化與個別化教學資源手冊」,內容將納入日常教保活動課程教學範例,協助教保服務人員依幼兒多元學習需求及個別差異,彈性規劃並適時調整課程活動,於教學現場靈活運用融合教育相關知能,營造正向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