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體育署今(8)日辦理「運動科學輔助基層選手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體育署鄭世忠署長表示,自明(113)年起將擴大辦理,邀請設有體育運動、運動科學相關系所的大專院校加入本計畫。成果發表會中介紹各項運動科學計畫執行內容與成果外,也分享參與計畫後奪牌之優異受測選手心得感言影片,並以海報呈現各項運動科學計畫成果,本年度的計畫共計已協助54校、近1,100名的學生選手。
體育署表示,本計畫自109年度開始試行辦理,今(112)年為試行計畫第3年度,辦理目的是為了協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及運動績優生及學校運動團隊精準化訓練、有效縮短訓練時間、避免運動傷害、強化心理素質及技術精進。計畫以區域輔導的概念,結合國內具有運動科學專長的大專院校,包括國立體育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共計5校,辦理9項子計畫(109年-111年為12項子計畫)共同實施,109-111年協助47校、約1,000名的學生選手,112年協助學校數成長至54校、約1,100名學生選手。
署長鄭世忠表示,本計畫由國立體育大學為行政統籌單位,結合各校辦理各項子計畫,以不同面向之運動科學類別協助基層選手,包含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運動醫學、運動心理學及運動科技學等運動科學專業,各項運動項目的學生選手在透過運動科學的介入後,依據檢測後的數據,分析學生選手的身體素質優缺點以及建構適合的訓練模式,並提供教練不同的訓練方針,讓教練看到訓練成效並針對弱點加強,強化基層教練及學生選手的運動科學知識,藉以提高競技運動的成績表現。
以參與「運動技術針對訓練計畫」的大崗國中空氣手槍選手廖可蓉為例,她透過力學檢測評估了解到自我身體素質的優缺點,並在訓練中強化下肢的力量以及針對各肌肉部位的運用,改善了訓練中生理上的弱點並強化原有的優點;「嘉嘉雲地區基層運動心理功能剖面分析及運科支援補助訓練計畫」則協助麥寮高中跆拳道選手丁培閎,透過正念呼吸法,讓他解除賽前緊張的壓力,學習到放鬆的正念,對於比賽的幫助很大。
運動員的培訓需要透過科學化的訓練並長期系統性的追蹤、規劃並發掘培育優秀運動員更多的潛能。而今年度為本試行計畫的最後1年,其試行3年的辦理成效協助許多基層學生選手提升身體素質及競技成績。為擴大運動科學輔助基層選手的政策理念,113年度起體育署調整計畫型態,採以補助案的形式辦理,鼓勵國內各公、私立大專校院,設有體育運動科系、運動科學相關系所之學校單位申請辦理,以大專校院所在地為據點,協助在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運動團隊運科訓練,以應用運動科學支援基層學校運動訓練,扎根基層運動人才及大專校院體育運動及運動科學相關科系研究實作之應用,期望有更多的基層學生選手受到運動科學的協助,避免運動傷害,延續未來運動生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