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於今(112)年11月2日至3日舉辦「112年國家公園夥伴關係產業體驗暨經驗交流座談會」,邀集近百位社區夥伴、學校、NGO及國家(自然)公園同仁齊聚一堂,交流與在地社區攜手保存並升級在地產業的經驗,為國家公園署自9月20日成立後,首場針對國家公園以夥伴關係永續共榮為主軸的大型活動。國家公園署長陳茂春表示,無論國家公園經營管理,或是濕地明智利用,於自然生態保育和地方產業需求可說同等重要,期盼這次經驗交流激發各位夥伴更多想法,期許各國家(自然)公園長年經營夥伴關係的成果,能夠作為未來永續共榮堅實基礎。
魚塭和鹽田裡的夥伴關係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謝偉松處長表示,配合台江國家公園獨特的先民拓墾歷史及漁鹽產業文化,今年以「產業體驗」為主題,規劃2組社區產業體驗行程,分別為加入生態友善養殖行列或傳承日曬海鹽工法,一起與社區夥伴了解台江地區歷史悠久的百年產業。
「魚塭裡的餐桌」帶領大家造訪羽堤生態漁場,在專業的食魚教育講堂中,了解註冊商標「黑琵牌」文蛤的生產與選別實務,再到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主棲地的賞鳥亭中,觀賞度冬候鳥美妙的姿態。而「穿越百年鹽業」則是讓大家親臨百年前興闢瓦盤鹽田—安順鹽場,了解當年最新、最現代化的日曬海鹽生產過程,在安順吉鹽故事館中體會傳統鹽村的鹽工日常。
自然生態與產業文化交織出濕地獨有風貌
本次座談會特邀請國立嘉義大學邱郁文教授、南臺科技大學陳一夫教授及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蔡炅樵總幹事,分別以曾文溪口重要濕地、加入台江生態友善養殖計畫的魚塭,以及布袋等地的廢曬鹽田為案例,介紹濕地對自然生態、產業文化及環境教育的價值,而各國家(自然)公園也在傳承及提升產業文化分享豐富經驗。
陳署長最後表示,過去世界各國的國家公園都傾向較為嚴格的管制,但近年逐漸重視在地居民與文化的主體性,包括像去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除了要求締約國應該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也特別強調對在地居民的尊重,並承認他們的權利。期盼各國家(自然)公園持續以既有夥伴關係為基礎,持續透過多元夥伴關係的結合與運作,擴大影響力並提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