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聞新竹市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我愛阿嬤妮》公益舞台劇10周年 全台巡迴首站演出新竹市登場

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我愛阿嬤妮》公益舞台劇10周年 全台巡迴首站演出新竹市登場

為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推廣失智症防治,新竹市政府攜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於今(24)日,在市府綜合大禮堂舉辦《我愛阿嬤妮》公益舞台劇10周年首場,舞台劇以真人真事為題材,配合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呈現方式。陳章賢代理市長表示,期盼市民透過舞台劇學習正確概念,將預防失智症的健康行為落實於生活中。
 
陳章賢代理市長指出,新竹市不僅是全國平均年齡最低的城市,亦是長壽的年輕城市,依據內政部數據指出110年國人平均壽命來到80.86歲,其中新竹市平均壽命81.90歲,為非6都縣市中最高的城市。
 
他說,市府對於長輩照顧相當重視,自前市長林智堅上任以來,除配合中央推動預防延緩失能照顧及長照服務外,也積極推動各項老年福利政策,包括每月發放安老津貼3000元、每年重陽禮金2000元、老花眼鏡補助、假牙補助、免費拐杖,並設置68處共餐據點、辦理免費長青課程、免費健檢等。而在9月「國際失智症月」,市府將持續透過推動失智友善環境,攜手共同照護失智長輩。
 
衛生局長吳欣席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失智症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的優先關注議題,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21年報告,全球已超過5000萬名失智症患者,等同於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他說,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預估近30萬人罹患失智症,新竹市積極宣導失智症防治觀念,並定期舉辦相關活動,期盼打造一個能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友善城市。
 
衛生局長吳欣席指出,市府近年來攜手中央和民間,力推「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致力提升失智家庭者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朝目標邁進。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副主任曾家琳說,今年適逢《我愛阿嬤妮》公益舞台劇巡演10周年,2022首場演出就在新竹市,基金會自2013年起與六藝劇團合作,以失智症「十大警訊」、「預防暨延緩」為主題,真人真事改編,延伸出舞台劇歡笑與感動的劇情,全台巡演達125場次,向下扎根深入全台鄉鎮。劇團全新改版劇情內容,融入社區關懷照顧據點、健康生活型態、失智友善等議題,盼藉此 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正確認知並重新檢視自我,引領省思及關注此議題。
 
衛生局呼籲,鼓勵各鄰里以四大元素「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參與」、「友善環境」來打造失智友善社區,每個人在社區各角落及生活周遭都有機會遇見失智者,呼籲各界及民眾改變對失智症的恐懼及消極作為,應積極同理支持與友善包容失智症患者,每一位市民都是推動「友善失智」最重要的幫手,缺一不可。
 
衛生局指出,劇後邀請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精神(身心)科林俊龍主任與失智者白婉芝出席座談,藉此發揮失智者的「能」,失智症雖為一種疾病但非失能,座談過程中白小姐談吐幽默,無私分享罹患失智並與失智共舞的心路歷程,她說,延緩失智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增加社會參與或與人群接觸的機會,勇敢走出家門、多參加社區活動,創造自我價值提升自信心。
 
衛生局建議,重視自我健康管理「腦動、身動、人際互動、健康均衡飲食與充足睡眠」的預防失智生活型態;如家中有失智長者可善用預防走失3撇步:(1)「守望相助」-請住家附近居民或鄰里長協助、(2)「多重防護」-使用個人衛星定位器或隨身攜帶聯絡資訊及辨識物、(3)「居家把關」-加裝門鎖或感應式門鈴以防失智者獨自外出;若在社區中不甚發現走失失智者,請面帶笑容友善慰留, 並立即報警。落實預防失智健康生活型態於日常,友善失智從微笑做起,認識及預防失智症現在開始還不遲。
 
 
新聞資料提供:國民健康科
聯絡人:王惠平科長
聯絡電話:03-5355191#31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