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究成果化為線上科普展!「開放博物館」疫後綻放知識魅力
原來臺灣的「麵包樹」不是麵包樹!快速電波爆的天文追蹤之旅為何?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博物館日,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四度攜手,將重磅研究成果化為線上科普展。在今(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當天,推出以「知綻識放」為主題,匯集國內30家研究機構、博物館、美術館等的35個線上展覽。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疫後的實體世界逐步恢復常態,惟博物館的數位轉型勢將持續深化。他表示,本次院內各學科特別製作科普線上展,展現了各領域知識百花盛開的豐富樣貌,更首度運用開放街圖(OpenStreetMap)、維基百科與維基數據(Wikidata)等開放資料,打造「ALL at Once」探索地圖,視覺化呈現逾300家「開放博物館」內容來源機構的全球據點。
聯手中研院三大領域 前沿研究揭神秘面紗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長期以植物親緣地理學的方法追溯南島語族的遷徙歷史,提供南島語族遷徙路徑的有力證據。此次重磅推出「百年來我們一直認錯的『麵包樹』」展,藉由學名沿革、親緣基因體關係重建等,揭開臺灣常見的「麵包樹」學名應為Artocarpus treculianus,與世界上其他地區廣泛栽植的「breadfruit」(太平洋麵包樹,Artocarpus altilis)屬不同物種,並嘗試解答臺灣「麵包樹」與雅美人起源的諸多揣測,為探究蘭嶼雅美人祖源與南島語族的擴張議題,提供不同於歷史語言學與考古學的證據。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規劃策展,聚焦呈現由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彭威禮領軍的「台灣宇宙電波爆廣角監測實驗」(Bustling Universe Radio Survey Telescope in Taiwan,簡稱BURSTT)計畫,透過設計具有大視野和超長基線定位能力的新型望遠鏡,追蹤銀河系附近的快速電波爆及其宿主(星系),期能回答「是否所有快速電波爆都會重複?」此科學謎題。
歷史語言研究所則推出2個殷墟考古相關線上展,分別為「甲骨與填色」展,以及「與考古學家一起探索殷墟大小事」展。前者以疊圖對照模組,讓民眾快速瞭解殷墟甲骨文字上,新獲證實的填色種類及其顏料材質,是史語所研究員黃銘崇帶領的團隊,首度採用非侵入式的拉曼光譜(Raman Spectre)進行分析,所獲得的重大研究發現;後者透過人物群像、進階時間軸、圖像標記等功能,呈現1928至1937年間安陽殷墟發掘團的重要參與人物、田野中的趣聞佚事等,並帶領觀展者「走進考古遺址」。
此外,生多中心助研究員林千翔從餐桌上常見的「真鯛」之化石紀錄出土案例,漸次進入魚類化石研究的世界,從而探討西太平洋區域魚類多樣性的時空變遷。生命科學圖書館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展示12年來臺灣珊瑚礁現況的調查成果與影像紀錄。「奇幻海洋」展則蒐羅線上開放典藏的魚類古籍圖譜,呈現古人對水下之物的想像。
民族所數位博物館上線 藏品「保存」更與時俱進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陳熙遠透露,作為一個結合典藏管理、研究展示的複合式平台,「開放博物館」除了積極促進多維度的數位策展,近年更與院內外機構合作建置子站台,建構「數位庫房」基礎服務。藉由功能模組化之優勢,可依各機構需求客製化打造站台,使之兼具典藏、展示、管理、教育、研究等多重功能,進而扮演機構「數位庫房」之角色。「如此一來,藏品及研究素材之『保存』更能與時俱進。」
今(17)日熱騰騰上線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博物館」,即試圖整合該所數位資源,以「數位展示」、「數位典藏」、「數位閱讀」及「數位學習」,探索於數位世界轉譯人類學知識的可能性,促成典藏文物與各界重新連結。經典民族誌的數位化,不僅推出數位文本,更意在促成開放閱讀(open reading),甚至是共作閱讀,讓被研究者(原住民)也呈現自身觀點。本次亦以創用CC授權,釋出第一批(逾1.2萬件)館藏文物與田野影像。
打造探索地圖 博覽開放博物館全球3百內容機構
除了學術科普展與收存展示合作單位的藏品,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亦持續蒐羅國內外館所的開放資料,目前全球內容來源機構已逾300家,遍布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平台內可供近用的跨地域數位藏品達24萬件。
繼去年首推藏品數位漫遊示範體驗,讓民眾無縫探索全球73家機構與個人精選典藏,今年進一步打造「ALL at Once」探索地圖,首度運用OpenStreetMap、維基百科與Wikidata等,視覺化呈現前述300多家典藏機構的全球分布據點,一窺其在「開放博物館」的所有數位內容。同時,民眾亦可透過此地圖,概覽全臺博物館。
加碼繽紛主題展 續推動國內博物館數位轉型
在本院豐富的展覽與成果外,院外博物館、美術館也紛紛共襄盛舉,加碼繽紛多樣的主題特展。從史前巨獸、神秘海底世界、傳統藝術中的植物,到已封窯絕版的常民陶瓷、剪紙藝術風華、當代水墨畫家洪根深的澎湖勝境人文采風,再到高雄內惟的歷史解碼,乃至「人」存在於世界的多層思考與哲學辯證,題材多元豐富。此外,在後疫情時代,亦不乏對疫情日常的回顧與延伸,包括以疫苗為主軸打造新冠肺炎(COVID -19)迷你「疫」廊,以及展現先民生存與生活之道的宅家文藝指南等。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洪世佑指出,「開放博物館」長久以來扮演匯聚各博物館所、民間藏家與文化機構相關資訊之角色,讓民眾可隨時隨地且持續與文化、歷史、藝術產生連結。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定為「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意味著博物館的定位將更貼近民眾、貼近生活。他表示,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將持續支持,深化「開放博物館」對大眾的影響。
518國際博物館日已成國內博物館界共襄盛舉的盛宴,對於各大機構的大力響應,陳熙遠深表感激。未來,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將持續提高「開放博物館」量能,擴大無邊界數位博物館的更多可能性,激發新知識的產生與循環。
【開放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知綻識放】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參與單位: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生命科學圖書館、
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立法院議政博物館、郵政博物館、臺灣股票博物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洪根深美術館、忠泰美術館、國立臺灣文學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昆蟲標本館、國立國父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長興藝文中心、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開放博物館「知綻識放」活動專頁:https://openmuseum.tw/museumday2023
開放博物館官網:https://openmuseum.tw
「開放博物館.參與」平台:https://plaza.openmuseum.tw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官網:https://ascdc.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博物館:https://mioe.openmuseum.tw
相關連結: https://ascdc.sinica.edu.tw/news/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