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臺灣前衛詩人與法國超現實主義的關係是如何密切呢?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與法國波爾多蒙田大學、巴黎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合作辦理臺灣文學推廣計畫-《發射世界電波的臺灣文學》,4月12日、14日由日治時代臺灣文學為首部曲揭開序幕,以風車詩社為主軸,帶領探索臺灣文學的發展及1930年代臺灣超現實主義文學的前衛不朽。
臺灣文學紀錄片最佳作品之一、饒富珍貴詳盡文學史料的《日曜日式散步者》,將於波爾多及巴黎場次中放映,將在歷史中被遺忘的1930年代臺灣「風車詩社」帶向大眾,讓觀眾認識這個不該被時代埋沒的詩人團體,及1930年代的臺灣文藝風光。
活動邀請《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共同編者陳允元教授至法國介紹風車詩社,並談論1930年代臺灣文學。波爾多蒙田大學場次由法文系教授Valéry Hugotte介紹法國超現實主義運動,以及日文系教授Guillaume Muller演講1930年代日本作家與殖民地文學的關係;巴黎東方語言學院場次則邀請巴黎大學日文系教授Cécile Sakai演講1930年代的日本文壇與世界性浪潮,並由教授陳碩文視訊演講世界文學人劉吶鷗。
《發射世界電波的臺灣文學》推廣計畫以學者演講、當代作家圓桌會議、文學閱讀工作坊,結合文學紀錄片放映的形式,介紹臺灣文學1930年代開向世界的浪潮,並聚焦臺灣當代創作者在不同文類中的實踐,思考當代臺灣文學與世界性的關係。世代背景殊異的臺灣創作者,在歷史的夾縫中,於不同的時間點接收、轉譯現代性,再向世界放射出在地文學電波的歷程,開啟了臺灣文學與世界文學對話的關鍵。《發射世界電波的臺灣文學》推廣計畫二部曲將於10月上中旬假法國波爾多蒙田大學及巴黎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舉行,以反思「世界性」為主題,探索走向世界的臺灣文學當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