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業務聯絡: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張欽鵬主任0937-760-300
江柏叡組員0987-242-749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綜合企劃科 卓育欣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1年12月24日】
【主題:「走進老街屋」特展,邀您走進鄉土中心,一同欣賞老街屋之美!】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2年1月8日9時至17時(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活動地點: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萬華區廣州街101號2樓特展室)】
【臺北報導】您知道在萬華剝皮寮或是大稻埕常聽到的「街屋」是甚麼?臺灣的「街屋」跟一般現在房子的結構上,有哪些不一樣的功能性?從清代、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來臺以至於現代的「街屋」外型有什麼樣的差異?這些問題來一趟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就能知道答案喔。
▲老松學童對街屋模型模型仔細欣賞
為了讓大小朋友對臺灣傳統歷史街屋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剝皮寮本身就是個街屋建築形式,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特別邀請「木也文化有限公司」的徐逸鴻老師,自即日起至112年1月8日止,舉辦「走進老街屋」特展。這是一場適合學生與家長,可共同觀賞、寓教於樂的展覽,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來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參觀,現場還設置動手體驗區,可以讓小朋友自己親手搭建一座街屋模型。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為加強學生對於在地歷史建築之認識和瞭解,特別與「木也建築學堂」共同策劃「走進老街屋」特展,將街屋建築之美與民眾分享。藉由徐老師親手繪製的各式臺灣街屋建築透視圖,讓參觀民眾了解街屋建築自清代至日本時代,在街道、聚落與都市中的發展,以及其建築空間、產業、造型藝術等多方面特色,並建立對臺灣街道風貌的基本概念,進而關心與愛護街物建築。
▲志工老師為老松學童導覽解說
非常難得的是現場也展示臺北城內衡陽路(日本時代的榮町)三葉莊立面模型,大稻埕迪化街乾元行立面模型,萬華剝皮寮長壽號紅磚街屋立面模型,以及艋舺日式街屋模型等,其中雖然有些街屋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透過徐老師的巧手所製作的模型與建築空間繪製圖,讓當時建築的特色風貌再度重現於我們眼前。
張主任指出,本次展出內容分為六大子題,以大型彩色輸出展板與等比例縮小模型呈現為主,藉由策展人徐逸鴻老師珍貴的手繪建築作品,分別介紹「清代的街屋與河港聚落」、「多元的街屋空間」、「街屋的外觀-亭仔腳、騎樓、牌樓厝」、「日本時代的洋樓型街屋」、「日本時代的木造街屋」、「日本時代的轉角型街屋」,讓民眾進一步認識各時代不同種類的「街屋」型態。同時,也因為是手繪,所以跟一般老照片不同,可以一窺多面向空間維度的立剖面圖,甚至以一種顯微透視的概念,帶著大家的眼睛穿透到屋子裡,一窺當時的建築內部風貌。
▲老松學童體驗蓋街屋
策展人「木也建築學堂」徐逸鴻老師說,街屋是臺灣建築中很重要的一個類型,從清代到日本時代、戰後以至於現代,各有不同風貌,延續著百年的建築與空間傳統,直到如今仍在影響著許多臺灣人的生活。顧名思義,街屋就是與街道相鄰的建築,以往利用街屋來組成商店街,形成有效率的商業空間,並兼有居住、作坊、倉儲等功能,多功能的街屋可說是充分展現了傳統建築智慧。街屋前方所附帶的亭仔腳空間,在日本時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搭配日本建築師的牌樓厝巧思,將臺灣的街屋建築藝術推向了劃時代的高度。當時牌樓厝所形成的新型態街道與現代化都市景觀,也成為如今臺灣文化歷史中,重要的組成養分。
展覽自即日起至明年1月8日止,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國定假日休館),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展覽期間參觀民眾須配合中心防疫措施,自主量測體溫,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歡迎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在出發參觀前,可以先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或電洽2336-1704分機30江老師洽詢最新參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