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ensexonline.com
科學教育培養民俗體育核心素養 傳承民俗文化扎根校園

培養民俗體育核心素養 傳承民俗文化扎根校園

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視也最盛大的節日之一,街頭巷尾喜氣洋洋,傳統慶祝活動遍布全臺。其中,結合文化、藝術與體育元素的民俗體育表演已成民間傳統慶祝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體育署每年度補助及輔導36所「民俗體育扎根學校」,除推展固有民俗運動外,也培養學生終身學習並發展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素養。現階段各扎根學校師生已能發揮創意與創新能力,編創變化多端且精彩萬分的演出。

新北市立雙溪高中自110學年起加入教育部體育署民俗體育扎根學校的行列,該校的舞龍隊在國立體育大學的引導與協助下,舞龍技藝的編創與演出有非常好的成果。學生不但能展現競技舞龍所需的速度、爆發力與技巧難度,亦能自發學習,發揮團隊精神共同創作。因此,今年農曆新年與國立體育大學擔綱多場大型演出,包括:苗栗 龍之夜、臺灣燈會主舞臺表演等。

桃園市大崗國中成立舞獅隊已逾10年,參加各項全國民俗體育競賽屢獲佳績,已成為地方的榮耀及特色。學生透過傳統民俗技藝的學習,建立不同於課業的成就及榮譽感。所編排的舞獅表演,時而俏皮逗趣時而剛猛有勁,總為活動掀起另一波高潮。同樣的,今(114)年農曆新年也有多場的演出,可以在信義新天地、新竹巨城及中正紀念堂觀賞到他們精采絕倫的演出。

猶如棍上精靈翩翩起舞的撥拉棒運動,也透過「民俗體育扎根學校」的輔導開始成長茁壯。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及大成國中已將撥拉棒運動列入學校的特色運動,不僅能在全國民俗體育競賽中奪冠,也常受邀演出。今年起中華民國撥拉棒協會將與臺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大成國中及各社區活動中心合作,共同建置「全民參與撥拉棒推廣據點」,有望倍增撥拉棒參與人口。

由於學校體育的價值已從身體活動擴展為「全人教育之必要元素」及「終身學習之權利」,因此體育署委託國立體育大學辦理民俗體育深耕計畫,執行民俗體育校園扎根、青年教師培育及師資增能研習工作。希望透過這些推展策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與運動習慣,達成「健康促進」、「素養培育」與「文化傳承」的教育目標。此外,今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在臺南市舉行,國立臺南大學及國立體育大學將共同辦理「民俗體育嘉年華會」,現場活動內容包括趣味闖關、民俗體育青年教師成果發表及民俗體育表演,讓民眾體驗各項民俗體育運動,歡迎大家一同前來感受民俗體育之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