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市長出席「桃園大圳隧道」健走活動,期許市民珍惜水圳文化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0)日上午前往大溪區,出席農水署桃園管理處111年度桃園大圳隧道健走活動。鄭市長表示,桃園台地的灌溉起始於桃園大圳,是桃園重要的大型水利工程,在日治時期由總督府指派興建公共埤圳系統,桃園大圳於1916年興建、1924年通水,當時取水點為大漢溪上游石門地方,直至石門水庫興建完成後,取水點即改至後池堰。本次健行路線分梯自中正路三坑段與永福路交叉路口至桃園大圳二號隧道進水口,再逆水而上走至與石門水庫後池連接的大圳一號道入口,最後至石門水庫坪林公園前廣場,全長共約3.7公里、健走時間約1.5小時。鄭市長指出,水文化是永續城市最好的象徵,市民朋友可以懷著感恩的心,除飲水思源、緬懷先人外,也珍惜桃園這得來不易的成果。
鄭市長說明,一百多年前的工程技術並不發達,桃園大圳隧道皆由人工開鑿,水隧道興建迄今已近百年,仍具有輸水功能,這是不容易的成就,也特別感念過去工程人員的辛苦及努力。而為弔念工程期間殉職及病故人員,目前桃園大圳三號隧道出口設有「供養塔」,後方碑文清晰記述桃園大圳開通後的貢獻。
鄭市長也提及,水文化是永續城市最好的象徵,8年來市府努力打造桃園親水文化,包含河川治理、水圳埤塘再生利用,目前已陸續完成53處埤塘生態公園,不僅兼具防災、景觀、生態等功能,也成為桃園城鄉的特色。
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表示,今日健走的桃園大圳隧道為一百年前北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早期因桃園屬台地地形,蓄水不易,旱災、水災頻傳,當時先民即陸續於田邊開鑿埤塘,但由於埤塘蓄水能力僅限於局部性,加上1913年桃園地區發生嚴重旱災,使日本當局決定興建桃園大圳,並自1916年動土,歷時8年時間於1924年完成桃園大圳導水路及給水幹線工程,後續再耗時4年時間完成12條支線,自此串聯起桃園大大小小的埤塘,穩定大桃園的水資源,進而促使桃園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糧倉,也帶動後續的工、商業發展。
蔡署長也說,過去8年,感謝鄭市長積極協助農水署將珍貴的水圳、埤塘文化保留下來,並持續發展水圳、埤塘的各項功能,包含完成53處埤塘生態公園及綠美化工作,讓埤塘不僅擁有灌溉的功能,也同時擁有維護生態、營造良好生活環境的功能。
今日包括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桃園管理處長何明光、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長江明郎、市府顧問暨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世明、農業局副局長江富貴、大溪區長陳聖義等均一同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