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的行星在四十多億年前誕生,也已經在其他恆星上發現五千多顆系外行星!但是,這些行星怎麼誕生,它們的成長過程如何演變?臺北天文館將於9月4日(日)14時,於第一演講室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吳亞霖助理教授,主講「尋找年輕行星」,與您一起探討尋找行星的搖籃。
天文學家已經在各種大小的恆星、甚至雙星系統上發現系外行星,顯示行星很容易與恆星一起誕生,但是眾多類型的恆星系統也挑戰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理論。天文學家認為行星是在環繞於年輕恆星周圍的「原行星盤」中形成,但是年輕行星的溫度極低,非常黯淡,因此很不容易觀察。直到中研院天文所參與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次毫米陣列(ALMA)計畫運作後,天文學家才看到了原行盤前所未有的細節,甚至在距離地球約370光年,極年輕的系外行星PDS70c上,看到可以形成衛星的「環行星盤」。此外天文學家也在光學望遠鏡中直接看到了年輕恆星的行星,並觀察其種種現象。吳亞霖助理教授的研究專長為以多波段觀測系外行星,將於演講中分享天文學家如何找到地球以外的世界,以及觀測的樂趣。我要報名
新聞發布單位: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