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營造具美感的校園環境,落實美感於生活當中,自105年起推動「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今(13)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演講廳舉辦「109-110年度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績優學校及績優設計師頒獎典禮」,以鼓勵辦理校園美感環境再造、美感教育傑出學校及績優人員,並分享推動校園環境美學教育經驗。總計選出3所特優學校、3所優等學校、3所甲等學校以及4組績優設計師團隊受獎。
教育部「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透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及專家學者組成輔導團隊協助學校營造兼具在地區域環境與文化特質、學校需求及整體視覺美感的校園,另透過輔導團隊引導,發掘各校潛在的改造契機,讓各個校園都能找到自己獨特的魅力與環境美學,並開發具有代表地方文化或族群特色的案例,作為全臺推動各級學校美感校園之借鑑,期藉由「境教」的方式,整合教育、藝術與空間設計等領域,成為一座超越圍牆的「公共美學教育場」。
109-110年度共有17所學校獲補助辦理「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經歷為期一年多的努力,於110年底完成校園美感改造,學校盡力尋找更具宏觀且全面的校園環境美學教育策略外,在地設計師團隊亦傾力協助學校達成美感環境教育場的改造目標,最終各個學校皆營造出獨具特色的美麗校園。
大武山下的穿越「回家」的古謠校園
屏東縣泰武鄉泰武國小是一所排灣族文化學校,校園能觀賞到北大武山的最美稜線。位於教學區北側的舊北大武山意象區,原是孩子們課餘時貼近自然環境的遊樂場域,但由於高度過高導致安全疑慮,使得校園視野受到嚴重限制。計畫團隊思考文化傳承的媒介與永續性,將其轉化為瓦魯斯溪流域意象,創造親近且友善的活動場域,並輔以田野調查方式找出代表校園的獨特色彩,製作具識別性、獨特性與文化性的校園文化指示系統,展示學校的文化氛圍,形成文化、環境、整個教育的循環,是透過每個孩童都是排灣族文化的傳播者,真正將本土文化深植於心中。
打開一片視野,眺望未來的夢想
新竹市立成德高中擁有的地理優勢,讓人文歷史、自然景觀可以盡收眼底。校園中原有一片荒煙蔓草的樹林山坡,因應高中生的校園生活特性,蛻變成移地教學的多元用途場域,打通穿廊並在走廊前設計大面積木棧階梯,面向開闊的新竹市容景觀,讓校內、外視野無所阻隔,對內對外都有不同的校園想像與互動關係,對外代表著通往未來、升學的終點展望,對內是反觀校園之美,產生對校園濃厚的留戀之情,讓校園美感改造潛移默化,深摯影響全校師生。
開闢專屬特殊教育生的校園樂園
坐立於愛河、捷運旁的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為協助學生進入職場,並配合108新課綱素養導向教學,透過特色課程培養身障生的自我照顧能力,開設「動植物照顧」課程,遂引進陸龜嬌客進駐校園。學校考量圈養的陸龜的生活環境尚不理想,藉由計畫團隊協助進行陸龜之家改造與植物園周邊環境整理,讓學生透過接觸植物的照料、接觸陸龜,體會照顧的付出與辛勞,進而讓學生學會照顧自己。改造過程也納入學生的創作,將搜集來的廢料進行材料美學運用,邀請學生繪製陶板彩繪鑲嵌到泥構石椅,爲陸龜之家增添溫暖的學生印記。
教育部表示,參與計畫學校透過「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團隊協助,發掘學校獨特自然與人文元素,讓每座校園都能找到自己獨特的魅力,並蛻變成為學校專有的美感基地。112年度「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徵選辦法已經開跑,為推動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及協助學校充分瞭解計畫執行目標與相關申請與審查作業內容,將辦理4場補助計畫徵選說明會,分別為9月15日東區花蓮場、9月16日北區臺北場、9月22日南區高雄場、9月23日東區臺東場,詳情請至計畫網站(https://caepo.org/project)查詢。